导弹世界也有“江湖”——解码“门派众多”的导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问世以来,导弹的性能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进,已得到长足发展。那么,导弹有哪些分类方式呢?

若按作战使命分类,导弹可被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携带有核弹头的战略导弹是有核大国之间确保有把握相互摧毁的“杀手锏”。战术导弹则是用于毁伤战役战术目标的一类导弹,它既可以携带核弹头,又可以采用常规战斗部。战术导弹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便于控制作战规模、作战使用灵活等特点,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被大量使用,它也是世界各大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

俄罗斯米格31战机挂载匕首导弹

根据实际作战需要和意图,导弹类型还可以按照其他标准进行划分,可谓是多种多样。如按导弹发射点和目标位置的不同,可将导弹分为地地导弹、地空导弹、潜地导弹、潜舰导弹、舰舰导弹、舰地导弹、舰空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空舰导弹和岸舰导弹等;若按导弹的射程分类,可分为洲际导弹、远程导弹、中程导弹和近程导弹(不同国家、组织和技术手册对于导弹射程指标远近的定义不尽相同);若按导弹的搭载平台分类,可分为舰载导弹、潜射导弹、空射(机载)导弹和炮射导弹等;若按目标类型分类,可分为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反装甲导弹、反辐射导弹、反导导弹和反卫星导弹等;按制导体制分类,导弹又可被分为雷达制导导弹(含主动雷达制导和被动雷达制导)、光学制导导弹(含电视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和激光制导)和多模复合制导导弹等。

高能固体复合推进剂的出现,为导弹发动机类型从早期贮存时间短、备战周期长且有毒有腐蚀性危害的液体发动机向固体发动机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照此标准又可将导弹按推进剂类型分类为液体导弹、固体导弹和固液导弹(在各级动力装置中使用不同种类的推进剂);如按飞行速度分类,导弹还可以被分为亚音速导弹、超音速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比如时下美国、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日本、印度和朝鲜等国竞相发展的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普遍可以达到5马赫以上,其中中俄两国在高超音速导弹和高超音速滑翔体的实用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伊朗“征服者”高超声速导弹

除上述标准外,更加常见的分类方法还包括,按导弹的飞行方式分为弹道导弹、飞航导弹和组合导弹。弹道导弹是除了一小段有动力飞行并进行制导的弹道外,全部沿着只受地球重力作用沿椭圆弹道飞行的导弹,比如陆基地下井发射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和由潜艇搭载的三叉戟Ⅱ D5洲际弹道导弹,至今仍是美国重要的核威慑力量组合部分。弹道导弹通常威力大、射程远,其命中精度则取决于制导系统的技术水平。弹道导弹可按结构再分为单级和多级导弹,一般级数越多,射程越远。

飞航导弹是指采用火箭发动机或吸气式发动机作为动力,依靠弹体(包括弹翼等)产生的空气动力及发动机的推力,主要在大气层内沿着机动可变的弹道飞行的导弹。习惯上我们常把飞航导弹再细分为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和空地导弹等,像人丁兴旺的“战斧”巡航导弹家族、“捕鲸叉”反舰导弹家族都属于飞航导弹。这些导弹普遍具有射程远、精度高、成本低、攻击隐蔽性高和发射平台多样等优点,能够对假想敌的纵深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其鼻祖便是德国在二战末期投入战场的V-1导弹。组合导弹则是结合了弹道导弹和飞航导弹两者的弹道特点,其在飞行过程中高度、方位和方向都会发生复杂变化,使防御方难以计算出其轨迹并实施拦截,但相应地对研制国家的总体科技水平要求极高。

不过随着战争理论的演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同导弹间的作战任务开始出现相互交叉,出现了具有双重乃至多重作战使命的新型导弹,传统的导弹划分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有些国家比如俄罗斯,又专门划分出了战役战术导弹这一单独的类别,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和俱乐部/口径导弹家族中的3M54亚-超双速制反舰导弹就属于此类。而从俄乌冲突中俄方使用Kh-555导弹远程打击乌克兰境内纵深目标的表现来看,这种空射战略飞航导弹也可以通过更换常规战斗部达到战术目的。

未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导弹武器或将进一步向高超音速化、隐形化和智能化发展,各类导弹之间的横向关系将更趋模糊化。与此同时,导弹的定义本身——装有战斗部、动力装置、由制导系统控制飞向目标的一类无人驾驶飞行器——也开始受到自杀式无人机(又叫巡飞弹)的严峻挑战。此类低成本的微型无人飞行器在前不久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局部冲突中,以及在俄乌战场上异军突起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其低廉的造价、简单的操作和易生产性或将彻底改变常规战争的形态,能够以极小的代价摧毁敌方重要的技术装备并杀伤其有生力量。不过在可预见的将来,“门派众多”的导弹仍会是各国武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确制导武器。(作者:施展 图片来源:央广军事 把关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 江帆)


图文简介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问世以来,导弹的性能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进,已得到长足发展。那么,导弹有哪些分类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