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杨乐院士:“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数学书上”

2023年10月2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乐

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杨乐曾是一代人的“科学偶像”

41岁时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亲切地称为“师弟”

生于 1939 年的他

把一生献给了数学研究事业

也见证了中国当代数学的发展

年少志高 潜心科研

杨乐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上学时就展现出了在数学上的天赋

初三时,他曾找来全国大学统考的数学试题

发现只有一道题不会做

高一时,他在教科书书皮上

写下“中科”两个字

憧憬今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数学研究

1962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毕业后

他如愿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就读研究生

而后留所工作

在读研的第三个月

杨乐就完成论文《亚纯函数及函数组合的重值》

并进一步完成了四篇法文撰写的论文

直到几十年后

这些文章仍然被许多重要的论著引用

他对复分析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特别是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方面

作出了系统深入的贡献

1976 年,唐山发生特大地震

地震后,所有人居住在抗震帐篷内

但杨乐依然独自在楼里工作

他并未过多考虑是否有余震危险

只觉得清净无人的楼道

是一个可以更好钻研学术的环境

1977年,杨乐(右)和张广厚一起讨论问题

1977年2月26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重要报道

《杨乐、张广厚研究函数理论获得重要成果》

这一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杨-张定理”

曾经“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数学书上”的梦想

成为了现实

为青年人才引桥铺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杨乐承担起大量的学术组织工作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等职务

在科研上取得巨大成果的他

始终不忘为青年人指路

1996 年,他与丘成桐合作

在中国科学院设立晨兴数学中心

旨在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青年数学家

此外,他还呼吁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创造条件鼓励青年学者赴外交流深造

并极力促成北京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

1995年5月,路甬祥(右一)、杨乐(中)、丘成桐在中国数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

在杨乐看来

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工具

在学术史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他曾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指出“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

更能对思维进行很好的训练。

学好数学不会一蹴而就,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要大家能够坚持下来,

就一定能够提高兴趣、掌握内容,

不再将数学视为畏途。”

“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数学家。”

他也对新一代青年学生寄予厚望

在他撰写的《做科研的三种境界》文章中

他期望可以解决后辈在科研中

可能会遇见的问题与困扰

鼓励学生培养优良的学风

也常用自身和老一辈的科学家的亲身经历举例

鼓励青年学子

杨乐曾勉励当代的中学生

“学习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只奋斗一段时期,而要像跑马拉松一样,坚持不懈,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他用自己一生的故事

启迪着每一位青年学子

院士小传:杨乐院士 1939 年 11 月 10 日出生于江苏南通,1962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六年制),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就读研究生,师从熊庆来教授,1966 年毕业后留所工作。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7 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1992 年出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96 年创建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1998 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曾任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

审核专家:罗兴波(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

作者:蔡琳 宋雅娟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等

图文简介

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