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原理:人类永远不可能消除测量的误差?

1924 年,玻尔在丹麦的研究所迎来了一位23岁的小伙,在 3 年多的时间里,玻尔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回到德国后,这位小伙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洞见:人类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永远也不可能消除测量的误差。这位年轻人就是海森堡。

过去的科学家们总认为,只要我们的测量工具足够好,就能把目标对象测量得要多精确有多精确。但海森堡却说:对不起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同时把电子的运动速度和准确位置给测量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测量行为本身一定会干扰电子的运动。任何测量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观察从物体上反射回来的光。比如我们用眼睛看任何物体,真正看到的实际上是物体反射回来的光而已。所有被测量的物体一定需要被光照到才行。

既然光是由一颗颗的光子组成的,那么这些光子就像一颗颗的子弹,用它们去照射电子,就好像用子弹去打击另一颗子弹,在被光子击中的那一瞬间,电子的运动状态就必然改变了。

我们想要测量一个电子的速度,那必然要测量电子在运动路线上的两个点的位置。现在好了,只要你测量了任何一个点的位置,电子的运动状态就被破坏了,电子到达另一个点的时间也就与原先不同了。所以,想要同时测准位置和速度,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海森堡把他的这个洞见称为“测不准原理”,论文一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反响。

远在丹麦的玻尔也看到了海森堡的论文,他细细一琢磨,不得了!一个困扰了他多年的问题突然想通了,而且还提出了一个大胆十倍的想法。

玻尔认为,电子的速度和位置无法同时测准这没有错,但原因不是因为测量行为干扰了电子的运动,而是电子根本就不存在准确的速度和位置的概念!薛定谔是对的,但也只对了一半,电子也像光子一样,既是粒子又是波。当你测量电子的时候,它就表现为一个粒子,而当你不测量它时,它就是波。

玻尔终于想通了为什么电子在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转却不发出电磁波。原因很简单,电子根本就不是绕着轨道转,而是以波的形式弥漫在整个轨道上。

玻尔认为,实际上,在我们不测量电子的时候,电子没有实体的形状,它是一种波,就好像是涂在面包上的黄油,它弥漫在整条路上,有些地方厚一些,有些地方薄一些;厚的地方表示被测量到的概率大一些,薄的地方表示被测量到的概率小一些。但是,黄油的厚和薄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演化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波的本质不就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吗?

如果用打地鼠的游戏来比喻,那就是:我们的测量行为,就像一锤子打下去,有时候什么也打不到,有时候会瞬间让弥漫在整条路上的电子波收缩为一个点,看上去就好像打到了地鼠,实际上地鼠本身就是因为锤子而形成的。决定锤子是否能打到地鼠的是命中概率,哪怕是上帝也无法确保一锤子下去必定能打到地鼠。

总之,核心思想就是,只要我们不去测量电子,它的状态就永远处在不确定中,没有确定的位置,也没有确定的速度。任何测量行为,只能让我们知其一,不可能两个都知道。这就是量子力学的第一原理: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一提出来啊,立即就遭到了无数的质疑。对于当时的大多数物理学家们来说,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然而,正是这种“大逆不道”的理论,在后来逐渐得到了实证的支持,成为了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石之一。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科学声音

审核:北交大物理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周晓亮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图文简介

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认为测量会干扰电子运动,无法同时准确测量电子的速度和位置。玻尔进一步解释电子既是粒子又是波,不测量时呈波动状态,测量时则表现为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