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如何稳步“领跑”?——走进张靖皋长江大桥(下)

编者按

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世界最高悬索桥索塔、首创超大跨度悬索桥主缆自平衡结构体系、首创超大规模支护转结构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建设中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拥有多项桥梁建设“世界之最”和“世界首创”,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工程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更是中国从桥梁制造大国向桥梁强国转变的见证。

一座大桥的建设,不仅展现着我国桥梁业的科技硬实力,更蕴藏着工程师精神、环保理念与严谨态度等软实力。在建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如何将硬实力与软实力完美融合的?中国桥梁工程为何能够稳步“领跑”?近日,记者继续探访张靖皋长江大桥靖江民主沙岛施工现场,为大家带来答案。

张靖皋长江大桥建成效果示意图。中铁大桥局供图

工程师精神的传承

在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扎根一线的工程师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风采。作为“90后”工程师,中铁大桥局张靖皋长江大桥A2标段项目工程部部长杭正雨表示,面对桥梁建设中的技术挑战,他们不仅需要现代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需要汲取老一辈工程师的丰富经验和智慧。“项目在第一次架设预制节段梁的时候,我们花费了一天的时间精调到位,在施工前的复测中却发现有局部下沉的现象。在跟老一辈工程师交流时发现,我们预制的混凝土节段梁并不是很强的刚性结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他们用经验给我们解答了心中的疑惑。”这种跨代的学习和传承,不仅解决了实际的技术难题,也体现了工程师们对专业精神的不懈追求和对工程质量的严格要求,展现了工程师精神的传承。

桥梁建设的生态底色

除了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更将绿色理念和生态保护作为重要考量。项目安环部部长王成穆介绍:“我们致力于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友好的大桥。通过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确保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在靖江民主沙岛上,建设者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所有污水进行收集,使用泥浆过滤器将泥浆和水分离,分离后的泥巴被储存,而水则经过沉淀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确保无污染排放及循环利用。

张靖皋长江大桥A2标段污水处理中心。中铁大桥局供图

质量铸就百年工程

大桥的百年大计,始于质量的严格把控。张靖皋长江大桥A2标段工地试验室,在保障该标段原材料质量的环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工地试验室主任潘荣军表示:“我们希望张靖皋长江大桥打造的是百年工程,从检测端上来说,这个工程目标的实现就是要每一项指标都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检测流程,保障了混凝土等关键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精确检测到原材料的严格实验,每一项技术的运用都体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科技实力。

中国造桥业经历了从跟跑到领跑,如今已在全球桥梁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张靖皋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的桥梁建设者们,不仅是桥梁的制造者,更是梦想的编织者,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桥梁工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审核:李奔琦 张靖皋长江大桥ZJG-A2标段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

图文简介

建设中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拥有多项桥梁建设“世界之最”和“世界首创”,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工程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更是中国从桥梁制造大国向桥梁强国转变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