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生辉③丨他是行走田野的考古“扫地僧”

走进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新华路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记者看到,小院里花草错落有致,一片清幽,别有一番景致。

看到拱门里的一排青砖灰瓦的平房,记者凭直觉猜测那里便是库房了,本想走近看看……一声狗吠叫醒了八九条卧在地上的狗,瞬时间叫声一片,身后过来一位老先生从花坛中拾起一根木棍,扬起手来,眼睛一瞪,这一吓唬,一群狗立马偃旗息鼓,卧下去了。

这位老先生便是77岁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蔡全法,迄今已从事考古工作51年,虽然“墓室”和田野是他的“主战场”,但根据地在此,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

身在“墓室”:八个多月少见天日

1972年,我国千行百业急需人才,为尽快补充考古力量,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开始从各地选拔人才,在洛阳孟津工作的蔡全法成为被选中人才之一。

刚进文博系统的蔡全法凭一手“漂亮的好字”进入博物馆保管部,负责填写文物卡片。

工作第二年就被单位派往被誉为“中华东汉第一墓”的新密打虎亭汉墓,从事石刻拓片工作。

“我虽然有点美术功底,但那时哪懂什么拓印和临摹啊!”蔡全法回忆当年,依然历历在目,“我和杨国庆同志,由王与刚老师带着,刷纸、砸纸、上墨……王老师刚把我们教会,就生病回郑州了。”

怎么办?工作是任务,必须完成。“看工作需要,需要的话就去做。我这一辈子没有考虑过‘这个我不喜欢就不做’‘这不是我的方向不干’。越是自己不擅长的越应该干,对于个人成长肯定是有收获的。”

墓室里阴冷、潮湿,纸贴上去就湿,后来就用1000瓦的碘钨灯去照。“纸贴上去就必须拓完,否则过夜受潮就会前功尽弃。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过,天天干到晚上11点。那时候年轻,身体也不知道累,除了吃饭都在墓室里工作,用三个月的时间,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此项工作结束后,单位又组织临摹打虎亭二号墓的壁画,蔡全法就留下来随着馆美工组的毛本华、邓帮镇,卢波、侯晓红,文物队的张家泰、刘建洲,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余痒、中央美院的王定理及中央工艺美院的多位老师学习临摹壁画。

打虎亭汉墓壁画临摹经五个多月完美完成,为蔡全法参加整修少林寺千佛殿壁画的临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拓片不辞劳苦,临摹壁画尽心尽力

参加少林寺千佛殿壁画的临摹以及东墙壁画的揭取、复原,蔡全法一干就是三年。

少林寺千佛殿五百罗汉大型壁画,创作于明朝末年,壁画绘制于殿内东、西及北壁三面墙上,高7.5米,长42米,面积约320平方米。

1979年,蔡全法接到任务后,到少林寺头一年的前几个月,因水土不服,总感食不消化,三个月仅用了25斤粮票,当时一下消瘦了许多。因负责临摹的苏思义老师双腿浮肿,回郑州看病,这里有二十多个美工,没人张罗怎么行?为此他坚持工作,一直将壁画临摹完。他在做好大家的后勤工作的情况下,300余平方米的壁画,他一人就临摹了40余平方米,为此还受到了少林寺整修办公室的嘉奖。

工作中用宣纸的量比较大,恰逢当时郑州市场上没有临摹壁画用的熟宣,蔡全法自己研究矾的用量反复实验终获成功,千佛殿壁画临摹用的纸大多是经蔡全法将生宣上矾改造成的。此举既满足了工作需要,又为工程节省了开支。

蔡全法在洛阳伊川拓范仲淹墓的碑文时,就近住在墓地旁生产队的仓库里,因为太累倒头就睡,早晨醒来浑身瘙痒,一掀凉席才发现席底下跳蚤乱窜,但他从来没有报怨过,只要是有利于工作。

在程颢程颐祠堂拓片时,正值三伏天,夏天拓片必须“加足马力”,用很快的速度都很难跟上,因为天太热纸干得太快,纸贴上拓不一会儿就翘起来了,整张拓片未完成就会前功尽弃。当时就一个想法“用最快的速度赶紧拓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晚上回到旅店后,胳膊肿胀,整夜疼痛难以入眠,

“总之,就是想办法尽量把工作做好,不至于停顿。自己做一些努力,一个一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蔡全法说。

行走田野的“扫地僧”:干考古,就要下工地

1982年,蔡全法完成千佛殿工作后,便被派到了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郑工作站。在新郑,一干就是40余年。

“搞建设首先要进行考古勘探,要发掘肯定会耽误工期,而且基建单位还得拿发掘费,所以有些基建单位或个人不理解,甚至无视文物保护法,趁晚上没有人检查,就弄辆推土机,哗哗哗……一大片都推没了。”为了解决基本建设中出现的文物违法问题,蔡全法探索文物安全规范管理模式,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申报流程。

“在我的心目中,始终认为保护文物是第一位,发掘始终是第二位。”蔡全法说。

在平时的发掘工作中,“忙起来一天不是去一两个工地,而是十几个,有不少学生毕业来到站里工作,第一要务就是要带着他们下工地”。

“干考古的,不下工地咋行?”“古代遗迹、遗物在土里,历史、文化信息在土里,发掘经验非常重要。但经验是长期的下工地,扑下身子,辛勤劳作换来的。否则,众多历史现象与信息一眨眼就错过了,如果被损坏,文物是不会再生的,信息也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回来了。”

蔡全法告诉记者,评定考古单位的实力强弱,是要看一个单位长期考古发掘中能否有重大发现,不断占领学术高地,出成果,出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帮带”也是少不了的。但他的基础在田野,考古行业比较清苦、单调与寂寞,老同志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关心新同志,要身体力行地树立一个好榜样。

情倾考古五十载,无怨无悔这一生。今年77岁的蔡全法至今退而不休,还在整理编撰着郑韩故城的考古资料,还经常会行走在田野中,走进考古工地,为老朋新手“看场子”。

从青灯黄卷中拨开尘封的历史,在厚土大地上用一锹一铲、一担一篮,叩问沉默的大地……坊间流传一句话,“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仔细一看是考古钻探的”,这或许是考古人的自嘲。致敬戴着草帽、扛着铁锨孤寂地行走在田野中的“扫地僧”,致敬银发生辉的“扫地僧”蔡全法。

图文简介

这位老先生便是77岁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蔡全法,迄今已从事考古工作51年,虽然“墓室”和田野是他的“主战场”,但根据地在此,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