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证实!黑洞周围存在“暴跌区” | 科技周览

整理 | 周舒义、望乡

乌鸦会大声“数数”

一项新研究显示,在视觉和听觉提示下,乌鸦可以通过自己的叫声计数,最多能“数到”4。

数数是人类的天赋。我们能将事物数量与特定符号(比如6)关联,并发出声音——liù。在掌握这种能力之前,幼儿会口头计数,比如看到三个苹果,他们可能会念叨:“一、二、三”,或者“一、一、一”。

此前研究表明,有几种动物也能区分物体的不同数量。然而,非人类动物能否刻意发出特定数目的声音来“数数”却并不清楚。

小嘴乌鸦 | 来源:Andreas Nieder

研究人员训练3只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让它们根据视觉提示或听觉提示,做出1至4次的叫声回应(比如,屏幕上显示彩色数字“3”,或者播放鼓声,那么乌鸦就应该叫3次),之后乌鸦会啄一下按钮,确认“回答完毕”。如果回答正确,它们就会获得食物奖励。经过数千次训练,乌鸦学会了遵照提示,叫出正确次数。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它们理解了任务逻辑。

这只乌鸦依次数了“四、三、二、一”,每次先播放特殊提示音,回答完毕后它会啄一下按钮确认(“咚”)。| 来源:DIANA LIAO

不过,乌鸦也会出错。这通常是在试验重复很多次,然后还需要它们数“3”或“4”的时候。研究人员表示,它们喜欢“1”,非常讨厌“4”。有时,乌鸦碰到“4”会一声不吭,直接啄按钮跳过。

音频分析显示,乌鸦发声“数数”前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数“4”会比数“1”反应更慢,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它们需要花时间来规划发声次数。此外还发现,根据乌鸦第一次叫声的声学特征,可以预测后续叫声次数;而每次叫声的声学特征各不相同,可以表示乌鸦“数到”几——如果乌鸦“数”错了,研究人员都能“听”出来。

研究人员强调,乌鸦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计数(需要理解数字的象征意义),但它可能是这种能力的雏形。

首次证实黑洞周围存在“暴跌区”

爱因斯坦的预测又对了。一项新研究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一个关键预测:黑洞周围存在一个“暴跌区”(plunging region),物质在该区域停止围绕黑洞旋转,直接落入黑洞。此外,该区域还观测到了迄今为止在银河系中发现的最强引力。

黑洞从伴星抽取物质,形成吸积盘。(概念图)| 图片来源:NASA / CXC/ M. Weiss

广义相对论指出,一旦粒子足够靠近黑洞,就不再遵循椭圆轨道,相反,它们会以接近光速朝黑洞俯冲。几十年来,天体物理学家一直在争论所谓“暴跌区”是否可以被探测到。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基核分光望远镜阵(NuSTAR)和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ICER)收集的X射线数据,观测距太阳系约一万光年之遥的黑洞X射线双星MAXI J1820+070。该系统由一颗恒星和黑洞组成,恒星外缘不断剥离物质,形成吸积盘,最终落入黑洞。结果发现,观测数据与传统模型不符,而支持物质落入暴跌区的预测。

全球首例活体猪肝移植手术成功,患者已下地行走

据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息,该院近日完成了世界首例活体人的临床辅助异种肝移植手术,成功将转基因猪肝脏移植到了一位肝癌重症患者身上。这也是全球第五例临床异种器官移植手术。

据介绍,5月17日,该手术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倍成教授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魏红江教授团队合作完成。患者术后没有出现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凝血系统没有障碍,移植猪肝每天有200ml左右金黄色胆汁分泌。CT和B超证实移植猪肝脏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流正常。目前患者已经下地自由活动,肝功能等多项指标恢复正常。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人为71岁右叶巨大肝癌患者,在介入等治疗无效,随时可能出现破裂的情况下,充分征得家属和患者知情同意后,团队将514克重的10基因编辑猪(11月龄,体重32千克,雄性)肝脏移植到患者右侧肝窝内,手术非常顺利,即刻分泌胆汁。

本次移植使用的10基因编辑猪来自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小型猪基因编辑与异种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通过基因编辑,可有效避免异种器官移植的超急性及急性排斥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等。

出品:科普中国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图文简介

一周科技速览,带你领略前沿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