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现极性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与在轨样品转移丨科技周览

整理 | 周舒义、望乡

首次实现极性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是继气、液、固以及等离子态之后物质的第五态。近日,一项新研究将钠-铯分子(NaCs)冷却到纳开尔文(1 nK = 1×10^(⁻⁹) K)水平,实现了偶极分子的BEC。

众所周知,日常所见的宏观物体是由大量服从量子力学的微观粒子组成的。一个自然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宏观尺度上仍然具备量子特征的物理现象。1924年,玻色和爱因斯坦预言,当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大于粒子间平均距离时,理想的量子玻色气体将发生相变,这种现象就是BEC。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在某个临界温度以下,宏观数量的粒子大量凝聚到动量为零的单一量子态上,形成宏观量子态,热力学特性出现非解析和不连续的行为。1995年,科学家利用原子首次实现了BEC,但是更复杂的极性分子由于相互作用,很难冷却到临界温度并实现BEC。

铷原子气体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前后的速度分布,峰值说明原子在体系基态大量聚集。| 来源: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Science Photo Library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两种微波场操控钠-铯分子:一种控制分子的旋转,另一种则使分子发生振荡。这两种微波场共同作用,使分子朝向特定方向,阻止分子之间发生有损碰撞,减少了分子损失。只有最热的分子才会被移除,从而使体系进一步冷却。最终,他们将体系冷却至约6 nK,得到了由1000多个分子组成的BEC,寿命长达2秒。

研究人员表示,新研究有望为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等相关领域开辟新途径。

减肥神药影响性功能?制药方回应

5月22日,《国际阳痿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otence Research)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使用司美格鲁肽的非糖尿病男性更容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D)。

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主要评估了非糖尿病肥胖男性使用司美格鲁肽与ED风险之间的关联。数据来自电子医疗档案数据库TriNetX Research,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1日后开具司美格鲁肽处方的18岁至50岁、BMI>3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BMI>30即代表肥胖)且未诊断为糖尿病的男性。研究确定了3094名符合条件且接受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治疗组),以及同等数量的未接受过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对照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7.8岁,但治疗组的BMI更高,平均BMI为 38.65 kg/m^2,而对照组的平均BMI为 37.15 kg/m^2。

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司美格鲁肽的治疗组中,有1.47%被诊断出患有ED或使用了PDE5抑制剂(一类治疗ED的药物),约是对照组的4.6倍。此外,治疗组中有1.53%被诊断出患有睾酮缺乏症,对照组这一数字为0.80%。研究据此认为,与从未接受过司美格鲁肽处方的非糖尿病男性相比,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患者出现ED和睾酮缺乏症的风险有所增加。

不过有专家指出,该研究存在很多混杂因素,可靠性存疑。

6月4日,司美格鲁肽制药方诺和诺德中国表示,根据已批准的美国处方信息(PI)或欧盟产品特性概要(SmPC),性功能障碍并非Wegovy(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说明书提及的副作用。诺和诺德并未参与该研究的执行或分析。其分析结果未提供有关司美格鲁肽剂型和剂量(起始治疗和结束治疗时)或治疗持续时间的充分信息。因此,无法确认该研究中评估的司美格鲁肽的剂量是否已被研究或批准用于长期体重管理。

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与在轨样品转移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着陆器携带的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等国际载荷工作正常,开展了相应科学探测任务。安装在着陆器顶部的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成为月球背面可用于距离测量的位置控制点。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 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

6月6日14时48分,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

后续,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实施月地转移轨道控制,经历月地转移、轨道器和返回器分离等关键步骤后,按计划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此外,国家航天局近日发布了嫦娥六号着陆器着陆月球背面拍摄的系列影像图,包括落月过程中降落相机拍摄的着陆区域附近影像、全景相机拍摄的着陆点影像。相关影像数据经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传回,影像图由地面应用系统处理获得。

拍摄区域中下部和右部分布有多个十多公里直径的环形坑 | 来源:国家航天局

着陆器底部相对平坦,分布有少量亮色石块 | 来源:国家航天局

该图由全景相机对着陆点北侧月面拍摄的彩色图像镶嵌制作而成 | 来源:国家航天局

出品:科普中国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图文简介

一周科技速览,带你领略前沿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