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晓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 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绘图:袁温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审核:汤曼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副主任护师
高 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
“1名2岁男孩跟随妈妈去菜场买菜,右脚不慎被鱼刺扎伤,反复发烧、肿胀,面临截肢的风险。”
“一女子被鱼刺扎伤后高烧39 ℃,造成严重感染。”
“一男子被鱼刺扎手,手肿胀4个月,医生提醒再晚治疗要截肢。”
……
我们周围,关于被鱼刺扎伤导致严重后果的新闻屡见不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身体上出现的小伤口往往不以为意,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小伤口同样可能引发大问题。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为什么被鱼刺扎伤的后果会如此严重?
第一,鱼和海鲜自带细菌。鱼刺上带有非常多的微生物,如链球菌、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均有可能导致感染。
第二,处理不当。采用错误的方式处理伤口,如用针挑出鱼刺、用嘴吸出毒素等,这样的做法会加重感染。
第三,忽视延误病情,许多人认为鱼刺扎伤只是小伤口,不予以重视,症状加重时未及时就医。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导致后果严重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因为2种细菌。最常见的是海洋创伤弧菌,它是一种生活在海洋和沿海地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一旦感染,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据统计,75%的感染患者在入院48 h内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是“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另外一种细菌是海洋分歧杆菌,同样分布广泛,而且临床上尚未发现对菌敏感的药物,因此治疗周期长、易复发。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被这2种细菌感染后分别有哪些主要表现?
1.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多表现为高热、局部疼痛红肿,当出现病情进展时,红肿范围会出现向心式蔓延,出现局部水疱、血泡、瘀斑,甚至会导致皮肤或肢体的坏死。
2.海洋分歧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肘或膝部的无痛性小丘疹或结节样皮损,感染可沿皮下或腱鞘蔓延。
四、严重症状易感人群有哪些?
为什么有的人被鱼刺扎伤后并不严重呢?其实,当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时,细菌才容易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感染。一般来说,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炎病史,或者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容易发生皮肤软组织感染,甚至血流感染,最终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我们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案例分析】
2023年9月28日上午,徐大爷在做饭时不慎被鱼刺扎伤左手掌,当时只有少量流血,并感觉轻微疼痛。到了当天晚上,徐大爷左手掌出现了肿胀,疼痛也加重了。第二天上午徐大爷便来到医院对伤口进行了消毒、换药,但肿胀未见明显改善。那天晚上,徐大爷的手肿胀加剧,并且出现水疱,医生判断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当即将徐大爷收治入院。入院后,创伤外科的医生立即留取伤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结果提示维氏气单胞菌阳性。气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生态系统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致病的“蒙面杀手”。徐大爷在后续的治疗中历经了10次手术,包括一次截指、数次清创和皮肤移植手术,治疗近3个月后,才康复出院。在后续的随访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徐大爷伤口已经痊愈,但谈到鱼刺仍心有余悸。
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被鱼刺扎伤呢?
首先,处理海鲜时尽量佩戴厚手套并使用工具,下海游玩时避免赤足;其次,水产品必须煮熟后再食用,避免生食;不熟悉的海鲜请交给专业人士处理;最后,避免将伤口暴露在海水或淡水中,也不可用带有伤口的手处理海鲜。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六、不小心被鱼刺扎伤,该如何正确处理?
第一,立即停止接触海鲜,并用流动水下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秒,同时,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毒素。
第二,用碘伏、酒精或双氧水消毒伤口,切记不要用生理盐水,因为生理盐水会加速细菌繁殖。
第三,及时就医,如果伤口出现了红、肿、疼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尽快就医。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总而言之,鱼刺扎伤非小事,一旦扎伤要重视,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陈妍,尚盼盼,宋营改,等. 海分枝杆菌皮肤感染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2,38(9):632-634.
[2]林伟鹏,穆旭,陈胜华,等. 1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该病快速诊断流程的建立[J].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3):266-272.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