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揭秘!产后腰痛“锅”真不该它背!

无痛分娩(分娩镇痛)是一种通过硬膜外麻醉技术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近年来逐渐被更多孕妈妈接受。然而,关于“无痛分娩会导致产后腰痛”的说法在社交媒体和口口相传中广泛传播,甚至成为部分产妇拒绝使用无痛分娩的理由。事实上,科学研究表明,无痛分娩与产后腰痛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以下从技术原理、研究数据、腰痛原因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一、无痛分娩的技术原理

无痛分娩的核心技术是硬膜外麻醉,麻醉医生通过腰椎间隙穿刺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穿刺针仅停留在硬膜外腔,不会损伤脊髓或神经根。操作全程在超声或解剖标志引导下完成,安全性较高。

图源:Pixabay

二、产后腰痛的真实发生率

研究数据揭示真相

多项国际研究对比了接受无痛分娩与未接受镇痛产妇的腰痛发生率,发现产后6周腰痛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同时,研究指出硬膜外麻醉与产后慢性腰痛无因果关系[2]。中国2021年的多中心研究也发现,产后1年腰痛发生率约为30%~40%,与是否接受硬膜外麻醉并无关系[3]。

腰痛的时间规律

产后腰痛多集中在分娩后1-3个月,与硬膜外麻醉的恢复期(通常为24-48小时)并不重合,提示腰痛更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相关,而非无痛分娩的直接后果。

三、产后腰痛的真正原因

妊娠期生理改变

激素影响:松弛素分泌增加,导致骨盆韧带松弛,腰椎稳定性下降。

力学负荷:胎儿及子宫增大,腰椎前凸加重,肌肉长期代偿性劳损。

产后行为因素

哺乳姿势不当:长时间弯腰哺乳或侧卧喂奶增加腰部负担。

核心肌群薄弱:妊娠期腹直肌分离未恢复,腰部代偿乏力。

缺钙与骨质疏松:哺乳期钙需求量增加,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影响骨骼健康。

心理因素

睡眠不足、焦虑等可降低疼痛阈值,放大不适感。

四、科学预防与处理产后腰痛

产前预防

加强孕期核心肌群锻炼(如凯格尔运动、瑜伽球训练等)。

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建议BMI正常者,孕期增重11-16kg)。

产后康复

正确哺乳姿势:使用哺乳枕支撑,保持脊柱中立位。

物理治疗:电刺激、热敷或专业产后康复训练。

营养支持: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1g(哺乳期)。

心理调适

合理分配育儿任务,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支持。

图源:Pixabay

五、给准妈妈的建议

无痛分娩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技术,不必因“致腰痛”谣言拒绝使用。

若出现产后腰痛,应排查妊娠生理因素而非归咎于麻醉。

通过科学康复手段,90%以上的产后腰痛可在6个月内缓解。

总结

无痛分娩并不会直接导致产后腰痛,产后腰痛的发生更多与妊娠期生理变化、产后行为习惯及心理因素相关。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康复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产后腰痛的发生并加速恢复。准妈妈们可以放心选择无痛分娩,享受更为舒适的分娩体验。

参考文献

1. Anim-Somuah S, et al. Epidural versus non-epidural analgesia for pain relief in labou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0.

2. Wang L, et al. Long-term backache after childbirth: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Open. 2018.

3.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21版).中华麻醉学杂志.2021.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麻醉科王维主治医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简介

无痛分娩(分娩镇痛)是一种通过硬膜外麻醉技术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近年来逐渐被更多孕妈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