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祎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审核:张 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主任医师
减肥圈里掀起了一阵“躺瘦”风潮,而这场风潮的主角正是司美格鲁肽(Wegovy)。作为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它被许多人奉为减肥界的“神器”,仿佛只要用上它,减肥就能轻松搞定。但真相真的这么美好吗?别急,今天咱们就从科学、应用和风险的角度,剖析这款“网红药物”。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司美格鲁肽:从治疗糖尿病到减肥“神器”的逆袭
司美格鲁肽的诞生,最初是为了解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难题。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它模仿人体肠道分泌的天然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1.调节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降低餐后血糖。
2.延缓胃排空:延长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饥饿感。
3.作用于中枢神经:向大脑传递饱腹信号,抑制食欲。
正是这些机制,让科学家发现它在减肥领域的潜力。202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治疗肥胖症。但它的“跨界”也引发了争议:减肥药是否正在被滥用?
二、临床试验数据:效果显著,但并非“一劳永逸”
司美格鲁肽的减肥效果怎么样?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研究显示,1961例肥胖症患者[体重指数(BMI)≥30 kg/m2]使用司美格鲁肽68周后,平均体重下降14.9%[1]。丹麦一项跟踪调查显示,肥胖症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6个月后平均减重10%,但1年后部分人出现反弹[2]。传统减肥药奥利司他平均减重约5%,而司美格鲁肽的效果是其3倍以上[3]。
然而,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几个关键问题。
——个体差异大:部分患者减重超过20%,也有人体重仅下降5%~8%。
——平台期效应:多数人在用药6个月后减重速度明显放缓。
——停药反弹风险:约80%的患者停药后1年内体重回升50%以上,需长期用药维持效果。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作用原理:不仅是“抑制食欲”那么简单
1.司美格鲁肽的减肥机制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大脑层面的调控: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的食欲中枢,减少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肠道激素联动:促进胆囊收缩素(CCK)分泌,增强饱腹感。
——代谢改善: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堆积,尤其对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可能改变“食物偏好”:临床试验中,许多患者自发减少对油炸食品、甜食的摄入,转而选择蔬菜和蛋白质。这种“行为修正”作用,可能是其长期效果优于传统药物的重要原因。
四、副作用:不容忽视的“代价”
尽管司美格鲁肽被贴上“安全”标签,但其副作用清单远比广告宣传的更复杂。
1.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多发生于用药初期,随剂量递增而加重),严重者可引发胰腺炎。
2.长期风险
——甲状腺C细胞肿瘤:动物实验显示有此风险,虽然人类尚无明确证据,但甲状腺疾病患者禁用。
——营养不良:因长期食欲抑制,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缺乏。
——胆结石风险增加:与快速减重相关。
——精神健康问题:个案报告显示焦虑、抑郁症状加重。
3.特殊人群禁忌:孕妇、哺乳期女性、青少年(缺乏安全性数据)禁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使用者将其视为“放纵饮食的挡箭牌”,一边注射药物一边摄入高糖高脂食物,结果反而因代谢紊乱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4]。
五、健康减重的黄金法则:药物只是“辅助”
1.司美格鲁肽的说明书明确注明:本品需配合饮食和运动使用。这是因为:
——肌肉保护:快速减重可能导致肌肉流失,而力量训练能维持基础代谢率。
——代谢适应:单纯依赖药物,身体会通过降低能耗抵抗减重,形成瓶颈。——行为重塑: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习惯培养,才能实现长期体重管理。
2.临床建议的“药物+生活方式干预”模式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每日蛋白质摄入≥1.2 g/kg;
——每日膳食纤维25~30 g;
——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改善情绪化进食。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六、谁适合用?划定的“红线”
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司美格鲁肽的适用人群需满足:BMI≥30 kg/m2(肥胖),或BMI≥27 kg/m2且合并至少一项并发症(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绝对禁忌证:个人或家族甲状腺髓样癌史;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妊娠期或计划妊娠。
医生的忠告:不要因为“想穿进S码裙子”而盲目用药。对于BMI<27 kg/m2的人群,副作用风险可能超过获益。减肥的终极目标是健康,而非审美焦虑。
七、未来展望:是“神药”还是“过渡方案”?
司美格鲁肽的爆火,反映了社会对“轻松减肥”的渴望,但也暴露了现代人健康管理的困境。科学界正在探索更精准的治疗方案,然而,减肥没有“躺赢”,但可以有“科学助攻”。
司美格鲁肽的出现,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它绝非“魔法针剂”。真正的健康减重,需要药物、饮食、运动和心理调整的“四维合力”。与其追逐“躺瘦”神话,不如把司美格鲁肽视为重启健康生活的“钥匙”——打开门后,那条漫长的路,仍需你脚踏实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WILDING J P H, BATTERHAM R, CALANNA S, et al.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J]. N Engl J Med, 2021,384(12):989-1002.
[2] GHUSN W, DE LA ROSA A, SACOTO D, et al. Weight loss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semaglutid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J]. JAMA Netw Open, 2022,5(9):e2231982.
[3] 李梦伊,罗樱樱,张鹏,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J].中华医学杂志,2025,105(18):1387-1391.
[4] 孔思美,王畅,王冰梅.减肥药司美格鲁肽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概述[J].生物学教学,2024,49(5):2-5.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