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痘”指南:从毛孔“暴动”到完美战“痘”

作者:樊蕊蕊 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 医学博士 主治医师

审核:陈 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一、你认识脸上的“痘痘”吗?

生活中,身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沟通”,而“痘痘”,就像是皮肤发出的一种特殊“信号”,它不仅影响外貌美观,还可能给心理健康造成负担。人人感叹“青春易逝痘常在”,人人渴望“只要青春不要痘”,那么对于脸上的“痘痘”,您又了解多少呢?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个小毛病,听之任之,最终导致小粉刺发展成大痤疮,悔之晚矣。今天就为大家深入科普“痘痘”的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并提供科学有效的医学建议。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看看你脸上的“痘痘”属于哪一型?

“痘痘”通常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以及囊肿。

(1)粉刺——“痘痘”的初级阶段,包括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白头粉刺表现为米粒大小的白色丘疹,通常无自觉症状;黑头粉刺则表现为黑褐色的小点。

(2)丘疹——当毛囊周围出现炎症反应,粉刺就会变成丘疹,质地较硬,伴有轻微疼痛或瘙痒感。

(3)脓疱——随着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白细胞吞噬细菌形成脓细胞,丘疹会演变成脓疱。

(4)结节——通常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质地坚硬,可伴疼痛,消退后容易留下疤痕。

(5)囊肿——表现为含有脓液或血液的囊肿,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留下疤痕,建议及时就医。

三、“痘痘”是如何产生的?

从医学角度来看,“痘痘”通常不会自愈,从冒“痘”的那一刻起,“痘痘”的发展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痘痘”的主要发生过程是油→堵→菌→炎,堵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从毛孔堵塞到“皮肤暴动”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战前准备——毛囊堡垒塌陷:正常情况下,毛囊内的角质细胞会定期脱落,保持毛孔通畅。但当毛囊角化异常时,角质无法正常脱落,会在毛孔堆积形成一层“壁垒”,导致毛孔堵塞,油脂就无法顺利排出,只能在毛囊内积聚。

(2)战火点燃——细菌的化学武器:当毛孔被堵塞后,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且温暖的环境,其中的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迅速繁殖,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会刺激毛囊,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形成“痘痘”。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痤疮丙酸杆菌原本是保护皮肤的“卫兵”,只因毛囊堵塞,最终才使其变身“暴民”!

(3)战争爆发——免疫系统失控:痤疮丙酸杆菌分泌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脂肪酸可穿透毛囊壁刺激真皮层,中性粒细胞聚集并分解胶原纤维,最终形成脓疱或者结节。

(4)战后废墟——疤痕与色素沉着形成:炎症刺激使毛细血管持续扩张及小血管增生,从而形成红色痘印;炎症激活酪氨酸酶导致黑色素沉积而形成褐色痘印。皮肤胶原纤维断裂、基质降解、真皮网状层萎缩会导致凹陷性疤痕形成;若成纤维细胞过度修复导致胶原增生会形成瘢痕。

四、如何消除脸上的“痘痘”?

调理“痘痘”的关键是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要控油疏通、抗菌维稳、抗炎修复;不要用手挤、不要过度清洁、不要高糖饮食。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1)合理清洁护理皮肤并注意防晒

使用温和洁面产品对皮肤进行适度清洁,很多人认为长痘了就应该不用护肤品,让皮肤“透气”,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应选择轻薄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油平衡。紫外线不仅会加重“痘痘”的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色素沉着,留下痘印、痘痕,可以优先选择物理防晒,如戴帽子、打遮阳伞等。

(2)合理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此外多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3)药物治疗

外用点涂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以及抗生素药膏可以帮助疏通毛孔、减少粉刺、杀菌消炎,但是应避免大面积涂抹。口服抗生素、维A酸类或激素调节类药物需严格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皮肤专业治疗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进行化学换肤、光动力治疗或激光治疗等专业治疗。

总之,“痘痘不是污点,是青春的烽火台”。科学干预是灭火器,焦虑乱挤是助燃剂。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掌握科学的皮肤护理技巧及治疗方法,“痘痘”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复发和留疤的风险。

图文简介

生活中,身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沟通”,而“痘痘”,就像是皮肤发出的一种特殊“信号”,它不仅影响外貌美观,还可能给心理健康造成负担。人人感叹“青春易逝痘常在”,人人渴望“只要青春不要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