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障碍——如何找回丢失的“好梦”

作者:曾 露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审核:朱侥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护师

周 松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在岁月的长河中,睡眠本应是宁静的港湾。但是你知道吗?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睡眠成了一种“奢侈品”。睡眠障碍如同潜伏的阴影,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讨老年人睡眠障碍这一话题,寻找找回“好梦”的方法。

一、“夜猫子”变老?睡眠结构之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深度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睡眠变得更加碎片化。这种变化使得老年人更容易从睡眠中醒来,而且难以再次入睡。这并非他们故意要当“夜猫子”,而是生理机能衰退导致的无奈结果。例如,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量和节律发生改变,而褪黑素恰恰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其分泌减少会影响入睡和睡眠的维持。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身心困扰——睡眠障碍的诱因

在生理上,除了睡眠结构的改变,老年人还可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等。关节疼痛可能在夜间发作,让人辗转反侧;呼吸不畅会频繁打断睡眠节奏……

在心理上,退休后的生活变化、对健康的担忧、亲人朋友的离世等都可能引发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同鬼魅,紧紧缠绕着他们,让他们在夜晚难以平静入眠。而且,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干扰睡眠,比如某些降压药、平喘药等。

三、寻梦指南——改善睡眠的“锦囊妙计”

1.睡眠环境巧营造

安静、黑暗且凉爽的卧室是优质睡眠的基础。可安装隔音材料与遮光窗帘来隔绝外界干扰,保持室温在20℃~23℃。挑选软硬适中的床垫、高度适宜的枕头,为身体提供舒适支撑,打造舒适的“睡巢”,让身心在惬意环境中自然松弛,轻松入眠。

2.作息规律要遵循

固定的作息时间能校准生物钟,每天按时睡觉,如晚上10点上床,早上6点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长期坚持,身体会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律,到固定的时间便自然产生困意与清醒信号,减少失眠困扰,使睡眠深沉且规律,提升整体睡眠质量。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适度运动来助力

白天进行适度运动可改善睡眠,但要避开睡前时段。对老年人来说,像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还能适度增加身体的疲劳感以助力其拥有更优质的睡眠。建议每天运动30~60分钟,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使身体在夜晚更易放松,从而助力安稳入睡。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饮食调节有讲究

晚餐避免食用含咖啡因、酒精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咖啡因提神、酒精扰眠、辛辣致肠胃不适,均不利于睡眠。睡前可以喝杯温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助于放松身心,钙元素能镇静神经,促进大脑分泌褪黑素,以温和的方式引导身体进入舒缓的睡眠状态。

5.心理调适莫忽视

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睡眠。鼓励老年人培养兴趣,如绘画、书法、下棋等。参与这些活动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丰富精神生活。老年人可在社区活动中或者与老朋友一同享受爱好带来的乐趣,在愉悦的心境中摆脱不良情绪,为优质睡眠筑牢心理根基。

6.专业治疗解难题

若睡眠障碍严重,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身体检查、睡眠监测等查明病因,并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性地开具助眠药物等,也可能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错误的睡眠观念,建立良好的习惯,缓解心理压力,多管齐下,有效解决顽固睡眠障碍问题。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老年人睡眠障碍虽棘手,但并非无法改善。通过了解其背后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一步步找回那丢失的“好梦”,让他们在晚年也能享受宁静、甜美的睡眠,拥抱健康幸福的生活。

图文简介

在岁月的长河中,睡眠本应是宁静的港湾。但是你知道吗?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睡眠成了一种“奢侈品”。睡眠障碍如同潜伏的阴影,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讨老年人睡眠障碍这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