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雪静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审核:张红霞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脊髓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儿童群体中,其影响可能更为深远。0.3%~9.47%的脊髓损伤病例发生在儿童群体,其中交通事故、运动伤害和跌落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儿童脊柱仍在发育,因此脊髓损伤的影响可能比成人更复杂,甚至导致终身残疾。然而,许多家长对儿童脊髓损伤的认识不足,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将从儿童脊髓损伤的病因、症状、影像检查的选择及康复策略进行解析,帮助家长和监护人科学应对这一健康挑战。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儿童脊髓损伤的常见原因
1.外伤因素
(1)交通事故:车祸是导致儿童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儿童缺乏适当安全措施(如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情况下。
(2)运动损伤:高风险运动如体操、滑雪、橄榄球、跳舞下腰等,导致脊柱过度屈伸,进而导致脊髓损伤。
(3)高处坠落:儿童在玩耍时从高处坠落,可能造成脊柱骨折并压迫脊髓,引起脊髓损伤。
2.非外伤性因素
(1)先天性脊柱畸形:一些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如脊柱裂、脊髓栓系综合征等,可能增加脊髓损伤的风险。
(2)感染:如脊髓炎、脑膜炎等,可累及脊髓,造成脊髓损伤。
(3)肿瘤:脊柱或脊髓的肿瘤可能压迫脊髓,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4)血管异常:如动静脉畸形导致脊髓缺血或出血。
二、如何识别儿童脊髓损伤?
儿童脊髓损伤症状因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但以下警示信号要家长格外注意,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
(1)颈部或背部疼痛:孩子抱怨脖子或背部剧烈疼痛,尤其是受伤后疼痛持续不缓解。
(2)运动功能异常:出现肢体无力,如无法抬手、抓握物品,或走路不稳,严重损伤可能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导致瘫痪。
(3)感觉异常:出现麻木或刺痛,如手脚发麻、对温度或触觉不敏感;严重者可能完全丧失损伤平面以下的知觉。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血压波动(如体位性低血压,即坐起时头晕),体温调节障碍(如出汗异常)。
(5)婴儿的特殊表现:肌张力异常,可能表现为肢体僵硬或过度松弛;哭闹不安;触碰特定部位(如脊柱)时剧烈哭闹。
重要提示:如果孩子受伤后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制动,切勿移动其颈部或背部,即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处理!
三、脊髓损伤后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检查
优点:成像速度快,且费用低廉。
缺点:灵敏度低,对脊髓、韧带、椎间盘损伤不敏感。
使用场景:可用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脱位、椎体压缩等损伤。但对于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X线平片检查通常无异常征象。此外,通过动态屈伸成像可评估脊柱稳定性。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CT扫描
优点:分辨率高,能清晰地显示细微、复杂的骨折,椎管狭窄及椎管内的骨碎片;可进行三维重建评估脊柱的稳定性及手术规划;且扫描速度快。
缺点:有辐射暴露风险。
适用场景:可用于疑似脊柱骨折或脱位的详细评估,尤其是X线平片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时。此外,可用于术前评估骨折细节或金属植入物术后复查。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MRI检查
优点:是诊断脊髓损伤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如果脊柱X线平片检查、CT扫描无阳性征象后,应常规行脊柱MRI检查。MRI可以显示脊髓的形态、信号改变,以及是否存在受压、水肿、出血等征象,急性期损伤可观察到脊髓弥漫性T2WI-FS高信号水肿征象;慢性期表现为脊髓萎缩变细。且MRI检查无辐射。
缺点:检查时间长,幼儿可能需镇静,需监测生命体征。
适用场景:可用于儿童脊髓损伤诊断、治疗评价、预后评估等方面。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包括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监测。肌电图可评估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诱发电位检测脊髓的感觉和运动传导功能,用于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
5.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包括脊髓功能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可了解脊髓血管情况。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做,但不作为常规推荐。
四、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脱水剂等,可减轻脊髓水肿、降低颅压、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2)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
(3)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等有助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并发症。
五、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儿童脊髓损伤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安全教育: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从事危险的活动。如教育儿童不要攀爬高处、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等。家长和老师应加强对儿童的监管,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活动。
(2)运动防护:儿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护具等。教练和老师应正确指导儿童进行运动,避免过度训练和不正确的动作。
(3)定期体检:对儿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等疾病,降低脊髓损伤的风险。
(4)安全设施: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应设置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防止儿童坠落。车辆应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确保儿童在交通行驶中的安全。
六、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儿童脊髓损伤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评价及预后评估。经过科学的急救、治疗和康复,许多孩子仍能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家长和监护人应提高警惕,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并在孩子受伤后及时送医。同时,社会应加强儿童安全防护,减少意外伤害。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孩子的脊柱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脊柱损伤与功能重建学组,等.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诊疗指南(2022版)[J].中华创伤杂志,2022,38(9):776-784.
[2]刘根林,周红俊,李建军,等.儿童脊髓损伤致伤原因变化特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4):373-376.
[3]佟安妮,张军卫.儿童创伤性脊髓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4):377-381.
[4]王玉龙, 曾练, 朱丰照, 等. 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的回顾性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 2022, 42(8):509⁃518.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