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孩子的“呼吸密码”:2项检查让咳嗽喘息不迷茫

作者:刘芳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审核:刘 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当孩子反复咳嗽、喘息或运动后呼吸困难时,医生常常会建议做肺功能检查。这些检查就像“呼吸侦探”,能帮助医生发现肉眼看不见的呼吸系统问题。但面对“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这些专业术语时,许多家长会感到困惑:这些检查到底是什么?对孩子有什么帮助?会不会有风险?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两项特殊肺功能检查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如何守护孩子的呼吸健康。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支气管激发试验:寻找“隐形”的气道高反应

1.什么是支气管激发试验?

这项检查通过让孩子吸入逐渐增加浓度的激发剂(通常选用乙酰甲胆碱/氯醋甲胆碱),监测刺激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变,观察气道是否出现异常收缩及其程度,模拟气道受到刺激后的反应。简单来说就用试验来主动诱发喘息,从而判断气道是否存在过度敏感,寻找“隐形”的气道高反应。

2.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孩子有什么帮助?

(1)识别“藏起来”的哮喘: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孩子,肺功能检查通常显示正常,平时也不喘息,当闻到刺激性气味、运动后、接触冷空气或花粉后就出现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这种隐藏的敏感气道只有受到刺激后才会暴露。该检查可帮助确认是否属于不典型哮喘。

(2)给哮喘严重程度“打分”:该检查通过逐步增加刺激的强度评估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

(3)预警鼻炎患者的哮喘风险:针对过敏性鼻炎患儿,此检查有助于筛选出可能发展为哮喘的个体。

(4)评估哮喘治疗效果:可评估孩子抗哮喘治疗效果,为后续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3.家长需注意的问题

(1)检查前:①检查前需停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否停用及停用时间因病情而异,具体遵医嘱。家长应做好孩子的用药记录,检查时可携带药物清单咨询医务人员,不可随意决定检查前用药情况。②检查当日应避免食用茶、咖啡、碳酸饮料、巧克力等食物。

(2)检查过程:进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孩子需依次吸入浓度递增的激发剂后重复测定肺功能,出现阳性反应或激发剂吸至最高浓度后停止吸入激发剂,开始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并重复测定肺功能,等观察到肺功能基本恢复,检查结束。整个检查过程持续40分钟左右。

(3)检查后:大多数孩子无明显不舒服症状,或仅出现的一些轻微症状(如咽部不适、咳嗽或胸闷),可自行恢复,医生也可能会给予速效支气管舒张剂等处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医护人员会全程监护孩子检查过程,配备急救设备。检查安全可控。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支气管舒张试验:给气道“放松”

1.什么是支气管舒张试验?

这项检查通过让孩子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观察阻塞的气道能否扩张及其扩张程度,从而评价气道阻塞可逆程度的试验。家长可以想象孩子的气管是一根有弹性的软管,当软管因炎症痉挛管径缩小时,吸入快速起效的“气管膨胀剂”(舒张剂),看缩小的软管能否恢复正常甚至变得更大。

2.对孩子有什么帮助?

(1)帮助识别和诊断哮喘:类似上述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于临床疑诊哮喘但症状不典型的孩子,特别是肺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阻塞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帮助识别哮喘。

(2)指导治疗:可用于评价某种支气管舒张剂对孩子的疗效,以指导治疗。

3.家长需注意的问题

(1)检查前:检查前需停用支气管舒张剂,如因病情需要未能停用相关药物时,家长应告知医生孩子用药情况(名称及使用时间)。

(2)检查过程:先测定基础肺功能,然后吸入沙丁胺醇等速效支气管舒张剂,15~30分钟后再次检测肺功能,比较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整个检测过程持续30分钟左右。

(3)检查后:少数孩子可能会有短暂的心跳加速感(仿佛刚跑完50米比赛)及轻微手抖,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30分钟内自然消退。检查是非常安全的。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结语

这两项检查就像两位不同的“侦探”:激发试验是故意“找茬”发现问题,舒张试验是“治疗演习”看恢复能力,它们从不同角度探查孩子呼吸道的秘密。了解这些检查的意义,不仅能帮助家长更好地配合诊疗,也能为孩子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如果您的孩子需要接受这些检查,请放下顾虑,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为孩子的顺畅呼吸而努力!

图文简介

当孩子反复咳嗽、喘息或运动后呼吸困难时,医生常常会建议做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