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焦虑与抑郁:守护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作者:王海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审核:高孟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焦虑症和抑郁症如同潜伏的“隐形杀手”,悄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1],而焦虑症更是位列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然而,许多人在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时,往往因忽视早期症状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本文旨在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焦虑和抑郁这两种心理问题的早期表现,并提供简单实用的应对策略,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学会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为内心的平衡与宁静筑起坚实的防线。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焦虑与抑郁?

1. 焦虑:未来的过度担忧与身体紧张反应焦虑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产生过度担忧的情绪状态,常常伴随明显的生理不适。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呼吸急促、手心冒汗或胃部不适。焦虑的核心特征是对尚未发生的事情表现出强烈不安,即便没有恐惧和紧张。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抑郁:情绪低落与生活的意义缺失低落状态,表现为对生活失去兴趣、精力枯竭,甚至认为人生毫无价值。它像一片厚重的阴霾笼罩心头,让患者感到疲惫不堪,严重时甚至可能产生自杀念头。抑郁不仅影响情感体验,还会导致睡眠紊乱、食欲变化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等多方面的问题。

焦虑和抑郁虽然看似不同,但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长期的焦虑可能导致抑郁,反之亦然。因此,及早发现两者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

二、早期症状识别:从情绪到行为的变化

焦虑和抑郁的表现形式多样,以下是从情绪、生理、行为和认知四个维度梳理出的关键信号:

1. 情绪变化

焦虑: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担心坏事随时可能发生。

易怒,难以放松下来。

抑郁:

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热情。

对人生失去希望,认为一切努力都没有意义。

2. 生理表现

焦虑:

心跳加速、出汗增多、胸闷气短。

睡眠质量下降,如入睡困难或多梦。

抑郁:

食欲显著增加或减少,体重波动明显。

经常感到极度疲倦,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恢复精力。

3. 行为模式

焦虑:

刻意回避社交场合,害怕面对人群。

存在强迫性行为,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

抑郁:

渐渐远离朋友和家人,不愿参与任何活动。

工作效率大幅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

4. 认知功能

焦虑:

做决策困难,对未来持消极预期。

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

抑郁:

强烈的自责与自罪感,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思考速度变慢,大脑感觉麻木。

值得注意的是,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例如,焦虑可能导致抑郁,而抑郁也可能引发焦虑,这种复杂的交互关系使得早期识别尤为重要。

如何寻求帮助?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任一症状,并且持续犹豫,立即采取行动。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应对方式:

1. 咨询专业医生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能够通过全面评估明确诊断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疏导,都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这一步是所有干预措施的基础,切不可忽视。

2. 加入支持小组许多人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会感到孤独无助,但实际上,有很多人都正在经历类似的困境。加入支持小组不仅可以分享彼此的经历,还能获得来自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样的互动能够减轻孤独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善情绪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规律作息: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确保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ω-3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食物,有助于稳定情绪。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锻炼(如跑步、瑜伽),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释放压力,提升整体幸福感。

四、结语:心理健康需要共同守护

焦虑和抑郁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加以管理和治疗的常见心理问题。正如我们注重身体健康一样,关注心理健康同样不可或缺。当你察觉到自己或亲友陷入情绪困扰时,请记住:及时寻求帮助不是软弱,而是智慧的选择。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愿我们在面对心理挑战时不再彷徨,用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迎接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后,愿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强大而柔软的心灵,既能勇敢直面生活的风浪,也能温柔感受生命中的点滴美好。让我们携手同行,为心理健康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防线!

参考文献:

SHOREY S, NG ED, WONG CH J. Glob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elevate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22, 61(2): 287-305.

图文简介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焦虑症和抑郁症如同潜伏的“隐形杀手”,悄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1],而焦虑症更是位列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