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就是严重版感冒,区别不大?
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从病原学、临床表现、传染性和危险性来看,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流涕、轻度发热、咳嗽和偶发喉咙痛,是一种“自限性”的轻微病毒感染,几乎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接近于零。
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如H1N1、H3N2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伴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状,甚至可引发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性细菌感染,严重时会危及生命。2009年美国首次报告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引发了全球大流行,造成数百人死亡;而禽流感(如H5N1、H7N9)的病死率更高,可达70%。
此外,流感具有明确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传播速度快,病毒变异频繁,需要通过疫苗预防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治疗。而感冒则全年可见,病情较轻,常通过支持疗法自行痊愈,不需要也无法用疫苗预防。
表面上看,流感与感冒都可能伴有咳嗽、喉咙痛等症状,但本质上,感冒是“小病自愈”,而流感是“潜在重病”。正是这种“像但不一样”的特征,使得公众容易误判,进而延误治疗或滥用抗生素,造成更严重后果。
所以,不能把流感当作“严重一点的感冒”,而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旦出现持续高热、明显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并发症风险。正确认识流感,是防范流行、保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的重要前提。
参考资料
[1]Lee WJ. Common Cold and Flu. Vitamin C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2019:89–100.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