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婷婷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审核:贾 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研究员
一、流感的基本认识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变异能力,主要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节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
2.流感有哪些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突发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2)呼吸道症状:干咳、咽痛。
(3)并发症风险: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对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威胁更甚!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部分症状类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以大致的区分。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为什么要做流感病毒检测?
流感病毒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流感病毒,以及感染的是哪种类型的流感病毒。这对于流感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诊断:流感的早期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难以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区分。通过流感病毒检测,可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2.指导治疗:流感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
3.疫情防控:流感病毒检测可以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如隔离患者、加强消毒、推广疫苗接种等,防止流感的进一步传播。
四、流感的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重症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血液生化检查:可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少数患者肌酸激酶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低钾血症等;休克患者血乳酸可升高。
2.病原学检查
√快速抗原检测:门诊首选。采集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操作简便快捷,通常15~30分钟出结果,但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核酸检测:是目前流感病毒检测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且能区分病毒亚型,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人员操作。
√病毒培养:该方法操作复杂且耗时长,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不适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3.血清学检查:主要用于流感的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不适合在急性期诊断中使用。
五、流感病毒检测的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常用标本包括鼻咽拭子、咽拭子、鼻洗液等。采集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和标本干燥。
2.检测时机:流感病毒在发病初期的浓度最高,因此,在发病后24~72小时阳性率最高。
3.结果解读: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结果也需要考虑假阳性的可能性。
六、流感的科学预防——三道防线
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每年10月底前接种最佳,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者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
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未接种疫苗的高危接触者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使用时间应不迟于接触后48小时内。
3.日常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必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流感病毒检测是科学防控流感的第一步。通过及时、准确的检测,可以早期诊断流感、指导治疗、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流感的传播和危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流感病毒检测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未来,更加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技术将为流感的防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最后,让我们牢记流感预防口诀:
流感季节到,预防要趁早。
勤洗手,戴口罩,
打疫苗,健康保。
多通风,少聚集,
健康生活,流感远离。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