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72小时:艾滋病传播阻断“防火墙”

作者:胡聪俐 温州市中医院

审核:马晓东 温州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饶跃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药师

艾滋病,这个曾一度令全球谈之色变的疾病,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及相关机构的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现存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已超过135万人[1]。如今在医学的不断进步下,已逐渐从“绝症”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然而,对于那些不幸发生高危暴露的人群来说,如何在黄金72小时内及时采取措施,使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成功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一、艾滋病阻断药物的使用指南[2]

1. 使用时机:艾滋病阻断药物应在发生艾滋病暴露(破损的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到了艾滋病毒)或高危行为(如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共用针具等)后尽早开始使用,时间越早,阻断效果越好。最佳服用时间是在高危行为后的2小时内,尽量不要超过24小时,最迟不超过72小时。如果过了72小时“黄金期”也不要放弃希望,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艾滋病阻断药物也有可能生效。即使阻断失败,如果确诊艾滋病阳性,也可以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药物选择:艾滋病阻断药物首选恩曲他滨/替诺福韦(或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联合一种整合酶抑制剂(比克替拉韦或多替拉韦或拉替拉韦)的方案。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 服用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艾滋病阻断药复方制剂如比克恩丙诺片(包含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比克替拉韦),一天一片。艾滋病阻断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8天,应严格遵医嘱,每天固定时间服用,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否则容易导致阻断失败,增加感染风险。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 监测与随访:在开始艾滋病阻断药物治疗前,应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以排除已经感染的可能性。服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艾滋病病毒抗体、肝肾功能等指标,以监测阻断效果和身体状况。接受阻断用药后2周、4周和12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艾滋病抗体检测,对有条件的可进行艾滋病核酸检测。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 副作用应对:艾滋病阻断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疲劳等。大多数副作用较为轻微,通常在服药初期出现,随着身体逐渐适应药物,副作用会逐渐减轻。若出现严重不适或副作用难以忍受,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或给予对症处理。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艾滋病阻断药物的购买攻略

购买艾滋病阻断药物时需要注意该类药物不是所有医院都有,一般仅限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一些定点医院才提供艾滋病阻断药的咨询与药物分发服务。并且医院还会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心理支持以及后续跟踪,确保正确完成阻断疗程。因此购买艾滋病毒阻断药物需前往当地传染病医院、定点医院的感染科或急诊科,由医生评估后才可开具处方获取。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预防胜于治疗

虽然艾滋病阻断药物为紧急情况提供了保护,但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仍然是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避免共用针具、使用清洁针头等措施。了解并实践这些预防措施,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艾滋病威胁的根本之道。此外,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测,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感染状况,对于已经感染的人群,及早发现并开始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毒载量,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四、总结

艾滋病阻断药物是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其有效性依赖于及时地获取与正确地使用。了解并熟悉艾滋病阻断药物的使用指南与购买攻略,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应倡导安全性行为,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包容的社会环境。在面对可能的艾滋病暴露时,请记得,时间就是生命,及时行动,为自己争取最佳的预防机会。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终结艾滋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5, 31(03): 225.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J]. 协和医学杂志, 2024, 15(6): 1261-1288.

图文简介

艾滋病,这个曾一度令全球谈之色变的疾病,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及相关机构的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现存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已超过135万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