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晶 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副主任护师
审核:李静 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在与健康同行的旅程中,当长期氧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就像一位贴心的“健康小卫士”,悄然走进患者的居家生活。不过,要想让这位“小卫士”发挥最大效能,居家护理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它就像为氧疗之旅铺就的坚实轨道,关乎着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舒适体验。
一、设备大揭秘与日常呵护
1.神秘设备全解析:HFNC这套装备可不简单!它由主机、加温湿化器、专用呼吸管路和鼻塞这四大“功臣”组成。
图1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主机:堪称“智慧大脑”,能精准调控氧气流量。
√加温湿化器:是个“贴心小暖炉”,把干燥的氧气变得温暖湿润,让患者的每一口呼吸都温润舒适。
√专用呼吸管路:是一条高科技“氧气高速路”,确保气体输送稳定不中断。
√鼻塞:是个贴心的“送氧员”,采用特殊材质减少对鼻部的压迫感,轻柔地将气体送进人体。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2.每日开机小仪式:每天使用前,来个“设备体检三部曲”。
√外观检查:像侦探一样,仔细检查设备有无破损,管路连接是否紧密。
√鼻塞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细菌“安家落户”。
√参数确认:核对医生设定的氧流量和氧浓度。那些跳动的数字就像设备的“健康脉搏”,确保一切正常,才能开启安心氧疗。 3.定期深度“SPA”:设备也需要定期“洗个澡”,保持干净整洁。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定期给主机做清洁,太脏了就及时更换,别让灰尘影响了它的“呼吸”。呼吸管路和鼻塞也不能偷懒,应根据使用频率,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把潜在的细菌“赶跑”,让设备时刻保持最佳状态[1-3]。
二、参数调节与病情观察的艺术
1.参数设定的“黄金法则”:氧流量和氧浓度的设置有严格的“密码规则”,必须严格遵照医嘱[1,4,8]。通常情况下,氧流量设置为20~60L/min,氧浓度设置为21%~100%。
重要提醒:参数调整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不同的病情就像不同的锁,需要特定的参数“密码”来开启治疗大门,不要自行随意更改。
2.病情观察小技巧:在氧疗过程中,家属要化身“超级观察员”,时刻关注患者的变化。
√看面色:是红润健康,还是略显苍白。
√数呼吸:是平稳有序,还是急促慌乱。
√测血氧:指脉氧仪是好帮手(目标值遵医嘱)。
重要提醒: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生!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患者护理的贴心攻略
1.鼻部呵护小妙招:长时间戴着鼻塞,鼻子可能会有点“小情绪”,感觉干燥[2,6,7]。对此,可以用生理盐水棉签轻柔擦拭,并使用医用凡士林,轻轻涂抹在鼻腔黏膜处,预防干燥、出血。若是鼻部出现疼痛、红肿等情况,要及时调整鼻塞位置,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2.舒适体位大作战:体位也会影响氧疗效果[5,7]。鼓励患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对于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并发症。
图4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心灵加油站:长期进行氧疗,患者心里可能会有一些负担,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时,家属的陪伴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带给患者温暖[6,7]。试着多跟患者聊天,或者一起观看喜剧节目;记录治疗进步,多给他们加油打气,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4.饮食营养秘籍:在HFNC治疗期间,记住“三要三不要”。
√要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和蛋类。
√要新鲜蔬果:建议每日摄入超过5种蔬菜、水果,总量最好达到500克以上,其中一半为深色蔬果。
√要少食多餐,摄入充足水分。
×不要油腻、辛辣和重口味食物。
×不要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不要过饱或过饥。
图5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居家HFNC护理就像精心培育一株健康之花,需要耐心和专业的呵护。记住我们的护理口诀:“设备要干净,参数要记清,观察要仔细,护理要贴心”。在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发现异常,请立即与医护人员沟通,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经鼻高流量氧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1):12-20.
[2]李晓红,王丽华.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J].护理研究,2022,36(4):56-58.
[3]张伟,刘晓燕.经鼻高流量氧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23,28(2):45-47.
[4]王强,赵敏.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应用与参数设置[J].临床医学,2024,44(5):78-82.
[5]刘洋,李明.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家庭呼吸管理中的应用[J].家庭医学,2023,21(3):34-36.
[6]陈丽,王芳.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7):89-92.
[7]张华.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的护理心得[J].现代护理,2024,30(2):67-70.
[8]李伟,周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流量设置探讨[J].医学前沿,2023,15(4):55-58.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