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 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治医师
陈咏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李颖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科主任
“超人”的英文是“Ultraman”,国内音译过来叫“奥特曼”,其中“ultra-”是“超过”或“在……之上”的意思。“超声”的英文“Ultrasound”,医院常用B超,原理是利用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差异成像,彩超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流信息。超声被誉为临床医生的“眼睛”,超声医生也常自诩为“超人”。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不像我们磕碰后少量出血能自行停止,他们出血不易止住,拔牙都可能致命,渴望奔跑却只能叹息。这就是“血友病”患者,俗称“玻璃人”,目前尚无法根治。出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甚至残疾,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尽管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已覆盖血友病,但患者和家庭面临的治疗困境依然严峻。
血友病流血不止的原理
血友病是由于编码凝血因子的基因异常,导致因子Ⅷ或Ⅸ缺乏,分别称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前者占80%~85%,后者占15%~20%。人体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及其间的毛细血管。一般止血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①血管收缩②血小板聚集初步封堵破口③凝血因子协同作用形成稳固血栓止血。血友病患者因缺乏Ⅷ或Ⅸ因子,难以形成有效血栓,故出血时间延长。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血友病常见临床表现
血友病患者最常见关节和肌肉出血。脑出血、喉部出血虽发生率低但可危及生命;眼睛、脊柱等部位出血虽不致命,但可能导致失明、瘫痪等严重后果。关节出血最常累及膝、踝、肘,肌肉出血多见于小腿、大腿、上臂,是致残主因。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富含毛细血管,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关节出血后,残留血液刺激滑膜,使其增厚、更易出血,形成恶性循环。反复出血破坏关节软骨甚至骨质,导致关节不稳、僵硬、活动障碍。反复肌肉出血导致肌肉无力、挛缩,丧失保护作用,加剧关节异常活动和出血风险。研究显示,超半数血友病患者持有残疾证。因此,减少乃至杜绝关节肌肉出血,对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血友病的治疗
目前主要依靠输注凝血因子Ⅷ或Ⅸ,部分患者使用非凝血因子类新型止血药物。治疗分按需治疗(出血时用药)和预防治疗(定期用药预防出血)。研究表明,预防治疗比按需治疗更能保护关节肌肉、降低总体花费、提高生活质量。规范预防治疗可使患者接近正常人生活水平。按需治疗常忽视关节并发症费用、凝血因子抑制物(类似“耐药”)产生后的治疗费用,以及误工、交通、住宿等间接成本。然而,我国血友病患者不仅就诊率低,预防治疗比例也低。这与患者及家属认知不足、预防药物费用较高、凝血因子需频繁静脉穿刺(每周2~3次)、自我注射技术掌握不佳需频繁就医等因素密切相关。
超声在血友病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是监测血友病性关节炎进展的主要手段,为制定/优化预防方案、防止严重关节并发症提供依据,并可引导治疗操作,提高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相比磁共振、X射线、CT,超声在早期病变检出方面性价比高,在治疗引导方面更是“锦上添花”。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 超声在监测关节病变、调整治疗方案中的优势
① 超声可早期发现关节软组织病变(如亚临床出血),早于患者自觉症状。我国学者改良国外评分系统及新技术应用,使超声评估更客观敏感。可在出血前建议高危患者启动预防治疗,效果更佳。
② 患者对凝血因子/药物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统一剂量可能导致部分患者药效不足(出血风险)或过量(血栓风险)。超声检查结果可为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
2. 超声在血友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火眼金睛”作用
① 反复静脉注射之痛,超声来缓解
多数患者需频繁静脉输注凝血因子(每年数十至上百次),常面临穿刺困难(“一针见血”难)、疼痛及心理压力(尤其儿童患者)。患者/家属难以掌握注射技术,阻碍了疗效好、花费低的预防治疗实施。超声引导可大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超声引导下,留置时间较长的中心静脉通路(如PICC,约1年;输液港,约5年)置入更安全高效,极大解决患者依从性差、注射技术不佳、频繁往返医院等问题。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② 血友病关节有创治疗,超声来加持
关节是血友病最常受累部位。保守治疗无效的关节积血,可在超声引导下抽吸积液,或向关节腔内精准注射药物(如治疗滑膜炎的化学药物、透明质酸钠、富血小板血浆等)以缓解疼痛。相比“盲穿”,超声作为医生的“火眼金睛”,显著提高操作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增加依从性。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 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眼睛”作用
血友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仅一条X染色体异常)必然发病,其女儿均为携带者(通常不发病),儿子均正常。女性携带者(一条X染色体异常)与正常男性婚配:儿子有50%概率发病,50%正常;女儿有50%概率为携带者,50%正常。患者多为男性(“传男不传女”),女性发病仅见于极少数情况(如携带者母亲与患者父亲婚配,或基因新发变异)。基于此遗传规律,有家族史的女性(自然或经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受孕)需行产前诊断(绒毛活检、羊水穿刺、脐血穿刺)。超声在取样过程中提供关键引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图8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血友病目前无法根治,需终身管理。生活方式和药物层面的多重预防是保障身心健康的关键。超声在早期发现关节病变、定期监测疗效、引导临床操作中的“火眼金睛”作用,将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依从性,降低反复出血致残风险,提升生活质量。不幸罹患血友病,依然有机会健康生活。正如奥特曼所言,“无论在何种绝望中,人的心中,光都不会消失!”虽然超声医生并非“超人奥特曼”,但我们愿努力为血友病患者护航,成为他们心中信赖的那束光。
参考文献
[1] 世界血友病联盟,《血友病图解》;(https://elearning.wfh.org/zh-hans/resource/hemophilia-in-pictures-ch/)
[2] 《血友病性关节病超声评估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国血友病协作组.血友病性关节病超声评估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2,19(9):877-881.)
[3] 《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2023》;(薛峰,戴菁,陈丽霞,等. 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3,22(2):89-115.)
[4]《血友病的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精准辅助生殖研究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血友病的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专家共识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14) : 995-1001.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