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博婧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主治医师
审核:张 欣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情绪,如同一个神秘的宝盒,里面藏着喜怒哀乐的密码。我们在生活中时常被各种情绪的浪潮所席卷,尤其是青少年的情绪常常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一方面,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剧烈变化等因素,他们可能会突然感到愤怒、焦虑或悲伤,而且这些情绪往往来得强烈;另一方面,他们也能体验到强烈的快乐和兴奋。打开情绪的密码,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智慧去理解、用行动去管理。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运动、艺术、阅读等方式来释放情绪,也可以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还要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或: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学会调节情绪的波动,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适度地倾诉和宣泄对于稳定情绪是有益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需求和承受限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需要宣泄的(特别是消极的)情绪写在纸条上,记录下自己重要的情绪波动,然后把这些记录着情绪的纸条扔进象征性的“垃圾桶”内。这样做的象征意义在于,让需要处理的情绪被“丢弃”或“转化”,而让积极的情绪得以保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释放和整理自己的情绪。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青少年阶段通常非常重视同伴关系,朋友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渴望融入群体,被同伴接纳和认可,会花费大量时间与朋友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秘密和感受。可以学习沟通的技巧和方式,与同伴交流时保持耐心和倾听的姿态,给予倾诉者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打断、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专注地聆听他们的话语和感受;同时给予对方充分的关注和尊重,用眼神交流、点头等肢体语言表明你在认真对待他们的倾诉,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同时可以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共情),不要轻易批评或指责,表达对他们感受的认同和理解。要确保倾诉者的隐私得到保护,不将他们的事情随意透露给其他人。还需要提供适当的回应,在适当的时候,用温和、安慰的语言给予回应,比如“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这确实不容易”等,这样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友谊,也能帮助对方宣泄情绪;同时,倾听者自己注意要有明确的边界感,明确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如果感到压力过大,要学会以适当的方式果断但委婉地中断或拒绝,避免自己被压垮。
青少年的思维模式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思考和分析,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例如,在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时,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尝试用逻辑推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此外,他们的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们看到事情的不同角度,重视其积极的一面,或者一起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强势或急于给出建议,应最大限度尊重他们的意见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青少年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自我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他们会在意自己的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并且常常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同时,对他人的评价也变得格外敏感,可能因为一句负面评价而陷入自我怀疑,也可能因为一句赞美而信心大增。如果我们能适时地给予其恰当的鼓励,不仅能较快地建立起关系,也能帮助逐渐培养其积极的思考方式。
了解他们的特点,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方式来理解和管理情绪,帮助他们有效地宣泄情绪,利用好“情绪垃圾桶”等方法,做好认知的重构(即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投身感兴趣的事物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建立积极的自我暗示,同时结合放松训练,以此来保持情绪的健康。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