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康复中的心理疗法:如何缓解焦虑与抑郁

作者:尤丽萍 滨州市中心医院

审核:徐 宁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任护师

姚宗花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系统的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骨肿瘤通常生长局限,不转移;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则可能扩散转移,威胁生命。恶性骨肿瘤相对罕见,但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男性略多于女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父母常因担忧孩子的健康、未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家庭氛围和照护质量。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遇到一位母亲,她推着罹患恶性骨肿瘤的儿子前来就诊。孩子饱受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折磨,加之家庭变故和经济压力,这位母亲坦言曾陷入深深的绝望,甚至产生过消极念头。这让笔者深刻意识到,在骨肿瘤的康复过程中,除了针对性的医学治疗,心理干预(包括对患者和家属的支持)至关重要。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期常伴随巨大的心理压力,易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以下介绍几种有助于缓解这些情绪的心理疗法:

1.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通过有意识地紧张然后放松身体不同肌群,帮助减轻身心紧张感。深呼吸结合肌肉放松,能有效降低焦虑水平。

操作步骤: 患者取舒适坐位或卧位,闭眼。从头部开始,依次关注并放松以下部位:额头→眼部→脸颊→下颌→颈部→肩部→上臂→前臂→手部→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每个部位先轻微绷紧肌肉5~7秒,然后彻底放松20~30秒,体会紧张与放松的对比感。配合缓慢的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放松)。全程约15~20分钟,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腹式呼吸练习:一种简单有效的放松技巧,通过深长缓慢的呼吸激活副交感神经,帮助平复情绪、缓解焦虑。

操作步骤:患者舒适坐/躺,一手置胸前,一手置腹部。闭眼,用鼻缓慢深吸气,感受腹部手被抬起(胸部手尽量不动),吸气持续约4秒。屏息1~2秒(非必须)。再用口缓慢呼气(如吹口哨状),感受腹部手回落,呼气持续约6~8秒。重复此循环5~10分钟,专注于呼吸的节奏和腹部的起伏。

3. 认知行为疗法(CBT)原则-积极思维训练:帮助患者识别并挑战与疾病相关的消极、扭曲的自动思维,建立更现实、积极的认知模式,增强应对信心,减轻抑郁情绪。

操作要点:鼓励患者觉察并记录引发负面情绪的想法(如“我永远好不了了”)。引导患者审视这些想法的证据和合理性(如“治疗已使疼痛减轻,医生也说了有希望”)。协助患者用更平衡、积极的陈述替代(如“治疗有挑战,但我正在努力,情况在改善”)。鼓励记录生活中的积极事件、感恩瞬间,并与亲友分享感受,寻求社会支持。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结论

4. 心理支持小组:由经历相似挑战(如同类疾病患者或家属)组成的团体,在专业引导或同伴互助下,提供情感支持、经验分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有效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操作要点:医护人员或社工可协助患者/家属寻找可靠、匹配的线下或线上支持小组。鼓励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坦诚分享感受与困惑,倾听他人经历,学习有效应对策略,互相鼓励。

5. 个体化心理咨询/治疗: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或临床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提供。通过系统性评估,运用CBT、接纳承诺疗法(ACT)、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家属深入理解情绪困扰根源,学习个性化应对技能,处理创伤体验,增强心理韧性。

操作要点:建议患者/家属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强调建立信任的治疗联盟是基础。需认识到心理干预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时间和主动参与。专业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结论

骨肿瘤康复之路漫长而充满挑战,焦虑和抑郁是患者及家属常见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对巨大压力的正常反应。科学应用上述心理疗法(放松训练、呼吸调节、认知调整、团体支持、专业咨询),结合家人、朋友及医疗团队的持续关爱与支持,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减轻痛苦,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力量,从而促进整体康复进程,提升生活质量。请记住,寻求心理帮助是坚强和智慧的选择。

参考文献:

李蕊,宋红,张春艳,等.恶性骨肿瘤患者主要照护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23):81-86.

严波,霍泳琦,刘瑾媛,等.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乳腺癌患者失眠疗效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04):644-648.

薛蓉,王雪静,杨润平,等.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方案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4,59(15):1832-1839.

图文简介

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系统的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骨肿瘤通常生长局限,不转移;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则可能扩散转移,威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