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大烦恼

作者:马永娇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 欣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审核:任雪云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儿科主任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小胖墩”虽然可爱又喜庆,但肥胖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隐患却不容忽视。

一、肥胖危害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危险因素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儿童肥胖症评判标准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是诊断和筛查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通用标准。6~1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参照以下标准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防治策略

肥胖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捣蛋,总是悄悄靠近我们,想把我们变成“小团子”,但只要识破它的“小把戏”,就能轻松化解啦!

1.打败“甜蜜陷阱”——饮食调整

保证均衡饮食结构,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素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饥饿时,优先选择低能量密度、高饱腹感的食物,如低脂奶制品、新鲜蔬果等。

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少高脂、高钠、高糖及深加工食品摄入;限制快餐、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频率。

细嚼慢咽,每餐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打败“沙发土豆”——运动锻炼

坚持多样化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跑步、游泳等,促进能量消耗。

减少久坐,增加日常活动量。

(3)多步行或骑车代替乘车,课间多活动,减少静态娱乐时间(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刷手机)。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让我们携手为“小胖墩”们开启健康变身之旅!通过科学饮食和积极运动,家长与孩子共同筑牢健康防线。在这场充满爱与坚持的旅程中,让“小胖墩”告别圆润,绽放健康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陈津津,姜艳蕊. 儿童超重或肥胖的规范化诊断与评估 [J]. 中华儿科杂志, 2024, 5 (62): 494-496.

[3]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2022)工作组.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5): 609-626.

[4]国家卫生健康委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S].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

图文简介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小胖墩”虽然可爱又喜庆,但肥胖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隐患却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