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膳食,健康减重的重中之重

2025年全民营养周以“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为主题,强调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和适度的运动,构建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呼应了《健康中国行动》的核心目标,更为公众提供了可操作的减重指南。本文将结合最新科学研究和营养周倡导方向,解析如何通过营养膳食实现健康减重。

一、科学减重的核心:能量负平衡与营养均衡

减重的本质在于创造“能量负平衡”,即每日摄入热量需低于消耗量,但并非单纯“少吃”。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超重人群可通过限能量平衡膳食(CRD)实现减重目标,建议男性每日摄入1200千-1500千卡,女性1000千-1200千卡,同时保证营养全面。

图源:unsplash

关键原则:

1. 主食优化:增加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杂豆类(红豆、绿豆)及薯类(红薯、紫薯)的摄入,占比达主食的1/3,减少精米白面比例,以增强饱腹感并稳定血糖。

2. 蛋白质优选:每日摄入120-200克优质蛋白,如去皮禽肉、鱼虾、豆制品及低脂乳制品,避免加工肉类的过量摄入。

3. 脂肪调控: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减少动物油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二、全民营养周倡导的膳食模式与实践

结合2025年全民营养周推广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建议从以下维度优化饮食结构:

1.多样化搭配: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25种,深色蔬菜占每日蔬菜量的50%,如菠菜、紫甘蓝等,水果以低糖类(苹果、草莓)为主,每日200-350克。

2.岭南膳食启示:借鉴广东传统饮食文化,采用清蒸、白灼等低油烹饪方式,增加鱼虾、豆类及绿叶菜比例,辅以早茶文化中的“小份多样”原则,分散热量摄入。

3.三餐规律:晚餐宜在17:00-19:00进食,避免睡前加餐;进餐顺序遵循“蔬菜→蛋白质→主食”,细嚼慢咽以增强饱腹信号。

三、警惕减重误区,科学规避风险

1.快速减重:有些人试图通过极端的“液断”、节食等方式减重,这种方法往往导致身体失去的主要是水分和蛋白质,而不是脂肪。快速减重还可能扰乱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导致胆结石、痛风、女性月经紊乱等健康问题。安全减重速度为每周0.5-1kg。

2.过度节食:极端节食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容易反弹。合理的饮食计划应该是在保证营养的同时,逐步制造热量缺口,以实现长期减重。

3.不吃主食:有些人试图通过完全不吃主食来减重,但这可能导致身体分解肌肉来供能,反而降低基础代谢率。应该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主食,如糙米、燕麦等。

图源:unsplash

除了膳食营养,运动也在减重过程起着协同效应,“吃动平衡”是健康体重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1.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游泳),累计消耗2000千卡热量。

2.抗阻训练:每周2-3次力量练习(深蹲、平板支撑),维持肌肉量以提升基础代谢率。

3.碎片化微运动: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如靠墙静蹲、踮脚尖),打破久坐对代谢的负面影响。

科学减重是一场融合营养学、运动学与生活智慧的持久战。2025年全民营养周通过“吃动平衡”理念,呼吁公众以营养为基石,结合个性化膳食与适度运动,逐步实现健康目标。正如专家所言:“减重的终点不是秤上的数字,而是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让我们从今日起,用科学的方法拥抱更健康的自己!

供稿单位: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陈艳
审核专家:杜果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简介

科学减重是一场融合营养学、运动学与生活智慧的持久战。2025年全民营养周通过“吃动平衡”理念,呼吁公众以营养为基石,结合个性化膳食与适度运动,逐步实现健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