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雅楠 北京医院
审核:裴 傲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邓 颖 北京医院 副主任护师
近日,李阿姨在刷牙、吃饭甚至说话时,脸上突然像被电击一样,出现一阵剧痛,痛苦而不受控制地大声喊叫,数秒后又完全恢复正常。这让她经常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对身心都造成了很大影响。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而李阿姨的疼,比牙疼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
一、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1.三叉神经的“职责”: 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像树枝一样分成三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管额头、脸颊和下颌的感觉。我们吃饭、说话、洗脸时的触觉和痛觉,都靠它传递信号。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三叉神经痛的本质: 三叉神经痛,顾名思义,就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突发突止的,像闪电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疼痛性质非常剧烈,多为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让人难以忍受。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有时没有明显诱因,但一些日常活动,如说话、洗脸、刷牙、咀嚼等,却常常触发疼痛。患者常因害怕疼痛发作而不敢进行这些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典型症状:如何识别?三叉神经痛多发生在单侧(右侧更常见),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分为原发性(最常见,病因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有关)和继发性(由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引起)两大类。
1.剧烈疼痛: 像电击、刀割、火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反复发作。
2.扳机点: 患者面部常有“扳机点”(敏感点),轻微触碰(如咀嚼、刷牙、洗脸、说话、吹风)即可诱发剧痛。
3.间歇期正常: 发作间期可完全无痛,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发作频率常增加。
4.夜间较少发作: 与牙痛不同,三叉神经痛夜间发作相对较少。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牙痛和三叉神经痛的区别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三叉神经痛怎么治?
1.先试试“止痛法宝”——药物治疗: 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是首选。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但需注意: 长期服药可能有副作用(如头晕、乏力、肝肾功能影响等),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
2.一劳永逸“拆炸弹”——手术治疗: 若药物无效或副作用难以耐受,可考虑手术:
(1)微血管减压术: 在神经显微镜下进行,解除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是目前公认的根治性方法,尤其适合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长期疗效好。
(2)射频热凝术: 精准毁损痛觉神经纤维,止痛效果明确,但术后可能出现面部麻木感。
(3)微球囊压迫术: 微创操作,通过球囊短暂压迫神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短期有效率较高。
(4)伽玛刀放射外科: 无创治疗,利用聚焦射线损毁神经,适合不能耐受手术者,起效较慢(数周至数月)。
3.其他治疗方法:
(1)神经阻滞治疗: 在神经周围注射药物(如局麻药±激素),暂时阻断疼痛信号,用于急性止痛或诊断。
(2)中药与针灸(辅助治疗): 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中医中药(包括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可能有助于部分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五、日常护理:如何减少发作?
1.注意面部保暖: 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寒冷天外出可戴口罩、围巾。减少寒冷刺激有助于降低发作风险。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整体健康。
3.注意饮食: 避免过硬、过冷、过热、辛辣等易刺激扳机点的食物。选择柔软易消化食物,减少咀嚼负担。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如口腔疾病、鼻窦炎等,防止炎症刺激诱发或加重疼痛。
总之,三叉神经痛虽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但通过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药物、手术等),大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疼痛。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好日常防护,有助于远离疼痛困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