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出健康肌:沐浴的科学指南

作者:毛 翀 四川省人民医院

审核:杨镓宁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踏入浴室,让温热的水流冲去疲惫,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洗澡,这件日常小事,却藏着保护皮肤的大学问。要是方法不对,皮肤可就要“闹脾气”,干燥、瘙痒、过敏都可能找上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样正确洗澡、沐浴,给皮肤穿上一层“隐形防护服”。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水温,温柔以待肌肤

洗澡水的温度,是开启美好沐浴体验的关键密码。过热的水,就像皮肤的“暴躁天敌”,它会毫不留情地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膜。这层油脂膜可是皮肤的天然保湿屏障,一旦受损,水分就会像没关紧的水龙头下的水,哗哗地往外流失,皮肤很快就会陷入干燥危机,变得粗糙、起皮,摸起来手感全无。

那是不是水温越低越好呢?也不尽然。冷水洗澡,尤其是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容易让身体受寒,血管骤缩,皮肤血液循环受阻,就像城市交通堵塞一样,营养物质送不进来,代谢废物运不出去,皮肤也会变得暗淡无光。所以,把水温调到37~40℃最为适宜,接近人体体温,既能清洁皮肤,又能让皮肤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水润SPA”。

——选对清洁剂,别让皮肤“喝错饮料”

走进超市沐浴用品区,琳琅满目的清洁剂让人眼花缭乱。香皂、沐浴露、浴盐……各有千秋,但选错了,就等于给皮肤“灌”下一杯“错误的饮料”。

香皂大多呈碱性,对于油性皮肤的朋友,偶尔用用能有效控油去污,感觉无比清爽。可干性、敏感性皮肤要是频繁用香皂,那简直是“雪上加霜”,碱性成分会进一步中和皮肤的酸性环境,削弱皮肤的抵抗力,让泛红、瘙痒等问题乘虚而入。

沐浴露相对温和,不过也得看成分表“说话”。避开含有大量香料、酒精、防腐剂的产品,这些添加剂就像皮肤里的“小刺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如果你的皮肤比较娇嫩,选含有保湿成分的沐浴露准没错,它们能在清洁的同时,给皮肤补充水分,让肌肤时刻保持“水嘟嘟”。

至于浴盐,偶尔用它来个全身磨砂,去除老化角质是不错,但一周最多用1~2次,过度使用会让皮肤角质层变薄,失去对外界刺激的防护能力,就像给房子拆了外墙,风雨一来,里面的“家具”(皮肤细胞)可就遭殃了。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洗澡时长,不是越长越“享受”

有些人一进浴室就舍不得出来,哼着小曲儿,享受热水长时间的冲刷,殊不知,皮肤正悄悄“抗议”呢!洗澡时间过长,尤其是长时间泡在浴缸里,皮肤会过度水合。这就好比把一块干海绵长时间泡在水里,它会变得软趴趴,失去弹性。皮肤过度水合后,屏障功能受损,外界的细菌、过敏原就能轻易突破防线,引发各种皮肤问题。一般来说,淋浴5~10分钟,泡澡15~20分钟足矣,给皮肤恰到好处地清洁,又不损害它的健康。

——擦干有讲究,别粗暴对待

洗完澡,擦干身体也是门技术活。用粗糙的毛巾大力揉搓,等同于在皮肤上“施暴”,容易擦伤皮肤,微小的伤口就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轻轻按压,吸去水分才是正解。要是条件允许,准备一条柔软的纯棉毛巾,温柔地呵护肌肤,让擦干的过程也充满爱。对于皮肤褶皱处,像腋窝、腹股沟,更要细心擦干,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真菌,引发恼人的股癣、体癣。

——沐浴后护理,锁住水润

当皮肤还带着微微水汽,是涂抹护肤品的黄金时刻。这时候,毛孔就像一扇扇打开的小窗,护肤品中的营养成分能迅速渗透进去。干性皮肤赶紧涂上厚厚的润肤霜,像给皮肤盖上一层“棉被”,把水分牢牢锁住;油性皮肤可以选择清爽的乳液,补充水分的同时又不会增加油腻负担。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洗澡这件看似简单的日常小事,实则蕴含着呵护皮肤的诸多细节。从水温、清洁剂的挑选,到洗澡时长、擦干方式,再到沐浴后的精心护理,每一步都关系到皮肤的健康状态。遵循这些科学的沐浴方法,日复一日,皮肤就能保持水润光泽,远离各种烦恼,以最佳状态陪你走过四季,拥抱生活的每一刻美好。下次洗澡时,不妨对照这份指南,开启一场呵护肌肤的温柔之旅吧!

图文简介

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踏入浴室,让温热的水流冲去疲惫,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洗澡,这件日常小事,却藏着保护皮肤的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