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娃老是挤眉弄眼,怎么办?

作者:张丽亚 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陈 正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家有小儿,活泼可爱,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源泉。然而,当您发现孩子频繁地挤眉弄眼,做出一些看似不自主的小动作时,您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这些行为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干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可能导致孩子挤眉弄眼的原因、识别方法、潜在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可能导致孩子挤眉弄眼的原因

孩子挤眉弄眼的行为可能源于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眼部问题

结膜炎或其他眼部感染 这些可能导致眼睛发红、瘙痒或疼痛,孩子会通过挤眉弄眼来缓解不适。

干眼症 眼睛干涩、疲劳或不适时,孩子可能会频繁眨眼或挤眉弄眼。

近视、远视或散光 未矫正的视力问题可能导致眼睛疲劳或看不清,从而引起挤眉弄眼的行为。

2.神经或肌肉问题

抽动障碍 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不自主的肌肉抽搐,包括挤眉弄眼、眨眼、面部抽搐等。抽动障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控制困难等症状可能伴有不自主的身体动作,包括挤眉弄眼。

3.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或紧张 孩子可能通过挤眉弄眼来释放内心的压力或缓解紧张情绪。

模仿行为 孩子可能从周围环境中模仿到挤眉弄眼的行为,并将其视为一种有趣或习惯的动作。

4.过敏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眼部瘙痒,促使孩子挤眉弄眼。

5.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如挤眉弄眼。

6.睡眠问题 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可能影响孩子的行为,包括挤眉弄眼。

二、识别孩子挤眉弄眼的方法

要准确识别孩子挤眉弄眼的原因,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症状

注意挤眉弄眼的频率、强度和伴随的其他症状,如是否伴有眨眼、面部抽搐、清嗓等。观察孩子是否在特定情境下(如紧张、焦虑时)更容易出现挤眉弄眼的行为。

2.询问孩子

与孩子沟通,了解其挤眉弄眼的原因和感受。有时,孩子可能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不适或需求。

3.排除其他因素

检查孩子的眼部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等异常症状;询问孩子是否接触过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评估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

4.寻求专业意见

若家长无法确定孩子挤眉弄眼的原因,或孩子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

三、孩子挤眉弄眼的潜在危害

孩子挤眉弄眼的行为若长期存在或频繁发作,可能带来以下危害:

1.影响外观 频繁的挤眉弄眼会影响孩子的外观形象,甚至可能导致面部肌肉疲劳或变形。

2.影响社交 孩子可能因为挤眉弄眼的行为而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或排斥,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影响学习 挤眉弄眼可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此外,若孩子因抽动障碍而频繁发声,还可能干扰课堂秩序。

4.心理困扰 长期受到挤眉弄眼行为的困扰,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其心理健康。

四、孩子挤眉弄眼的应对策略

针对孩子挤眉弄眼的不同原因,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生活调理

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导致眼部疲劳。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和甜椒,有助于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按摩,有助于缓解眼部肌肉紧张。

心理治疗

若孩子挤眉弄眼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可以尝试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练习或渐进性肌肉放松,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抗抽动药物来缓解孩子的症状。

若孩子患有眼部疾病,如结膜炎或干眼症,应使用相应的眼药水进行治疗。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行为疗法

通过正面强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减少孩子挤眉弄眼的行为。鼓励孩子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如绘画、音乐等,以分散其注意力。

教育引导

对于模仿行为导致的挤眉弄眼,家长应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良影响,并鼓励其改正。

就医咨询

若孩子挤眉弄眼的症状持续加重或无法缓解,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五、家长注意事项

在应对孩子挤眉弄眼的行为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耐心和理解 对孩子的挤眉弄眼行为保持理解和耐心,避免过度批评或惩罚,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2.创造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 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压力和焦虑。

3.定期观察孩子的症状 定期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4.遵循医生的建议 若医生诊断出特定的问题或疾病,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孩子挤眉弄眼的行为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了解其挤眉弄眼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同时,家长也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若孩子症状持续加重或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图文简介

家有小儿,活泼可爱,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源泉。然而,当您发现孩子频繁地挤眉弄眼,做出一些看似不自主的小动作时,您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