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 翔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吴佳佳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李若彤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审核:王楠叶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干”尬时刻:熬夜追剧,眼睛干涩得像沙漠;盯着电脑屏幕,眨眼都成了“奢侈”;戴着美瞳自拍,眼睛却像在“冒烟”……这可能是你的眼睛在求救!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干眼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年轻化趋势明显。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正悄悄地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干眼症?它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干眼症的神秘面纱,学会科学护眼,告别“干”尬时刻!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干眼症?
我们的眼睛像精密仪器,泪膜是它的“隐形守护者”,由脂质层、水液层和黏蛋白层构成。眨眼时,泪液被输送到眼表,部分蒸发,部分形成泪液。其中,脂质层像保鲜膜,防止水分流失;水液层像小喷泉,负责保湿和提供营养;黏蛋白层像胶水,帮助泪膜“贴合”在眼球表面。如果泪膜出现问题,泪液不足或蒸发过快,眼睛就会“干旱”,引发干眼症。
干眼症是常见的眼部问题,仅次于近视。它是由于眼球表面(角膜、结膜、睑板腺)、泪腺、眼睑和相关神经组成的“团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的,它并不是单一的疾病,可以根据成因主要分为几种类型:
1.水液缺乏型干眼 泪腺“偷懒”,泪液分泌不足。
2.蒸发过强型干眼 睑板腺功能异常,泪液蒸发太快。
3.混合型干眼 以上两种问题同时存在,这也是最常见的类型。
二、干眼症的临床表现
干眼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包括:
1.眼干涩感 就像眼睛“缺水”了一样,干得让人忍不住想揉,长时间用眼后感觉会更明显。
2.异物感 总觉得眼睛里进了沙子或睫毛,磨得难受,但怎么揉也揉不出来。
3.烧灼感或刺痛 眼睛像被火烤一样发热或针扎一样刺痛,尤其是在空调房或风吹过后。
4.眼痒、眼红 眼睛又痒又红,像过敏了一样,有时还会忍不住流眼泪。
5.视疲劳、视物模糊 看电脑、手机久了,眼睛特别累,甚至看东西变得模糊,眨眨眼好一点,但很快又模糊了。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若干眼症还伴有口干、关节痛或皮肤问题,可能提示其他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
为判断是否患有干眼症,医生会设计一些问卷,通过你的回答量化评分,给眼睛做一次“小测验”,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你的眼睛经常“抗议”,别忽视它,及时检查才能让眼睛重新“水润”起来!
三、干眼症的治疗
治疗干眼症,不同类型有不同治疗方法:
1.水液缺乏型干眼
可以用人工泪液(选无防腐剂的)补充水分,像给眼睛“人工降雨”。每天大笑5分钟也能刺激泪腺分泌。多喝水、少熬夜,让身体更“水润”,有助于缓解干眼。
2.蒸发过强型干眼
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眼10分钟/次,再按摩眼皮,或者找医生疏通。同时,避开空调直吹,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少戴隐形眼镜,减少摩擦,帮助眼睛“自由呼吸”。
3.混合型干眼
治疗要内外兼修 用人工泪液补充水分,热敷、按摩、疏通睑板腺。还可以按揉睛明穴和太阳穴,缓解疲劳。定期复查很重要,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护眼小贴士
用眼30分钟,远望、闭眼歇一歇。油炸少吃点,多食深海鱼,眼睛更明亮!
四、干眼症的预防
预防干眼症,需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
1.科学用眼
遵循“20-20-20”法则 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帮助眼睛放松。
眨眼训练 刻意进行完整的眨眼动作(闭眼-轻压-睁开),每天3组,每组10次,促进泪液分泌。
2.优化环境
加湿器 在干燥环境中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避免空调直吹 空调会加速泪液蒸发,建议佩戴护目镜或调整风向。
3.饮食与生活习惯
补充营养素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等。
充足睡眠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让眼睛充分休息。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干眼症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通过科学治疗和细心护理,大多数干眼症都能得到有效缓解。让我们一起守护这扇“心灵的窗户”,让它更加明亮,甚至带点“湿润”的小幸福!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