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稳定期,无需随身带药?

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哮喘是一种具有突发性、反复发作特点的慢性疾病,即使在症状平稳时,也可能因为过敏原、感染、剧烈运动或气候变化等因素突然诱发急性发作。研究表明,在哮喘儿童中,有超过92%的患儿在最近一年内曾出现过急性加重,且大多数都需要住院或额外就医处理。这意味着,即便处于所谓“稳定期”,哮喘发作仍然可能随时发生。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尤其是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基本安全措施。国际指南明确建议:所有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在发作时尽早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一旦哮喘发作发生却无药可用,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可引发窒息甚至死亡风险。

从依从性调查也发现,一部分患儿因“无症状”便不携带或停用药物,这种行为往往源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或对药物依赖的担忧。但事实上,儿童哮喘的个体差异大,不能单凭“感觉良好”来判断是否需要用药或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尤其在学校或外出环境中,儿童往往面临更复杂的诱发因素,而成人陪护不到位、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否及时使用急救药物直接关系到发作的处理效果。因此,“稳定期也应随身带药”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科学管理哮喘、保障生命安全的底线。

哮喘是一场持久战,而随身携带药物,是孩子们保护自己最基本的一道防线,切莫因为一时“无事”而放松警惕。

参考资料:

[1]Trojanowska A, Emeryk A, Zarzycka D. Adherence to therapy regimen by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their parents. Postepy Dermatol Alergol. 2022;39(2):258-264.

作者: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李柏村 研究员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图文简介

哮喘是一种具有突发性、反复发作特点的慢性疾病,即使在症状平稳时,也可能因为过敏原、感染、剧烈运动或气候变化等因素突然诱发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