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运动也能健身:一粒相当于跑10公里的药丸,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虫创意

近期,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做LaKe的药丸,LaKe药物的发现被媒体誉为是健康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那么,这种神奇的药丸到底是什么,它又先进在哪呢?

这种叫做LaKe的药丸,从成分形式来看属于是一种简单的酯类,是L-乳酸和1,3-丁二醇之间的分子杂合体,而1,3-丁二醇则是β-羟基丁酸,一种酮体的前体。Lake药丸能在各种生理条件下快速水解转化,提升体内乳酸盐和酮体的水平。乳酸盐和酮体是重要的线粒体燃料和循环信使,在健康促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只有通过运动后才能获得其在体内大量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LaKe能够实现让食用者获得类似于跑步10公里的健康效果,而这就是它的先进性所在。

“吃一粒相当于跑10公里”究竟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有了这个药丸真的就不需要运动了吗?

原来,奥胡斯大学团队利用老鼠在食物与饮水都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分别给与Lake药丸和安慰剂,观察到的结果是口服LaKe后可以增加体内的乳酸和β-羟基丁酸水平,这种情况与人体在运动产生的自然代谢反应非常类似。乳酸能参与介导运动对人类生理学的众多生理效应,在运动后的几分钟内体内会显著升高,甚至能够达到从微摩尔级跃升至毫摩尔级。同样的现象也会表现在运动期间的β-羟基丁酸水平上。而且,现有研究已证实乳酸和β-羟基丁酸不仅是优良的线粒体燃料,更是重要的细胞信使。不仅如此,口服LaKe药丸还实现了乳酸等物质在血浆水平的受控、系统性升高,并引发与这些代谢物相关的预期生理反应,例如减少脂肪分解和增加食欲抑制化合物乳酸基苯丙氨酸。这就是吃了一粒LaKe药丸能够获得类似于跑步10公里说法的由来。

但是,吃药丸获得的效果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运动,更不能去替代运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药物带来的效果只是体内乳酸和β-羟基丁酸水平的变化,而运动带来的健康效益往往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还包括增加身体协调性,增加肌肉的力量性,强化心肺功能等。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大脑还会分泌大量多巴胺,让身体感受到愉悦和轻松,这也就是运动会上瘾的原因。如果仅依靠药丸而不运动,这些效果是无法获得的。另一方面,通过药物诱导乳酸和β-羟基丁酸升高的安全性如何,是否会产生不良效应或者依赖性,在研究中并没有完全阐述清晰。所以,认为口服一粒药就等同于跑步10公里的说法,其实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目前,LaKe药丸所带来的效果研究还停留在动物研究上,从既往药物研发情况来看,从动物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获得药监部门批准上市,如果获得成功起码也需数年的时间。一旦真正获批,最大可能性将用于体重的管理。

说起体重管理,现实中有不少人想减肥又不想流汗运动,找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比如,靠饿肚子或吃代餐减肥,到头来却落得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肥胖的根源在于摄入大于消耗,严格控制饮食确实能在短期内快速瘦下来。但导致的结果是,在严格饿的阶段,热量以外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也急剧下降,比如铁和维生素B族,瘦下来的同时也会免疫力低下,还会出现贫血等问题。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由于没有运动作为能量消耗的开源,体重会很快反弹回来。

所以,想要长效的维持健康体重,最佳的方式是在控制每日总热量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宜的运动来增加热量的消耗。而且,这种饮食和运动还要以习惯的形式长期坚持下来,才能够维持健康的体重。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张宇 营养学博士
审核:陶宁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图文简介

最近,丹麦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神奇药丸LaKe,据说这种药丸“吃1粒相当于跑10公里”。这到底是智商税还是以后真的“躺着就能减肥了”?(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