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做胃镜?胃肠超声来帮您! ——无痛无创的胃肠检查全攻略

作者:穆柯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刘淑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胃肠不适或想做胃肠体检,既不想做胃镜,又不想喝难以下咽的钡剂时,可优先选择胃肠超声。胃肠超声全称胃及结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喝一杯由薏苡仁、藕粉、黄豆、大米等谷物制备而成的特制米粥,排除胃内气体、充盈胃腔后,胃壁及胃腔内病变即可清晰显示;清洁灌肠后经肛注入造影剂,可清晰显示结肠病变。该检查不仅过程便捷,且无论是胃炎、肠炎,还是胃肠肿瘤性病变、先天性病变及功能性病变,均能清晰显示并作出诊断。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哪些人可以做胃肠超声检查?

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只要能正常食用米粥,即可进行胃充盈超声检查;无消化道穿孔及肠梗阻等禁忌证者,可进行结肠充盈超声检查。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有哪些症状适合做胃肠超声检查?正常体检多久做一次?

出现上腹痛、腹胀、反酸、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者,或出现便秘、便血、腹部胀气及疼痛不适等下消化道症状者,以及无明显症状但需进行胃肠体检者(如有胃癌、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均适合胃肠超声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已完成胃镜检查,仍建议行胃肠超声检查,因其能发现胃镜不易识别的黏膜下病变,尤其是弥漫浸润型胃癌(进展期俗称“皮革胃”),传统检查漏诊率较高,而胃肠超声可提高此类病变的检出率及确诊率。

建议健康成年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及结肠超声体检。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胃肠超声可检查哪些病变?

  1. 胃肠肿瘤性病变

包括胃癌、结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等上皮性肿瘤,以及淋巴瘤、间质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脂肪瘤、血管球瘤等间叶性肿瘤。

检查优势:可清晰显示肿瘤病灶,根据其层次来源、形态、回声及血流特点作出正确诊断;能对胃癌、结肠癌进行分型及分期诊断,评估预后;尤其提高了弥漫浸润型胃癌、结肠癌及淋巴瘤、间质瘤等间叶源性肿瘤的检出率及确诊率。

  1.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检查优势:可清晰显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面溃疡的凹陷宽度及深度,根据特点进行良恶性鉴别;还能根据溃疡大小、深度及周边胃肠壁特点,对良性溃疡进行分期诊断。

  1. 炎症及息肉样病变

检查优势:根据黏膜层厚度及回声特点,可诊断急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显示结肠壁全层,结合炎症发生部位、累及层次深度及溃疡瘢痕特点,可对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腹型紫癜、细菌性肠炎等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1. 其他非肿瘤性病变

包括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胃平滑肌增生、食管胃平滑肌瘤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十二指肠憩室、胃石症、胃内异物、胃下垂、结肠曲综合征等。

检查优势:可检出并确诊传统检查不易发现的胃平滑肌增生、食管胃平滑肌瘤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能明确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十二指肠憩室、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并对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憩室进行分型。

例如,老年人频繁反酸时,通过胃充盈超声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或胃食管反流;空腹食用山楂、柿子、猕猴桃等水果后出现上腹疼痛,应首先行胃充盈超声检查,排查胃石形成及并发溃疡、急性胃炎的可能。

  1. 先天性病变

包括异位胰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重复畸形、胃憩室、胃囊肿等。

检查优势:提高了异位胰腺、胃重复畸形等先天性病变的检出率及确诊率,尤其对异位胰腺的识别更具优势,可避免过度手术。

  1. 功能性病变

主要为胃排空功能障碍性疾病。

检查优势:通过观察胃蠕动频率,结合平滑肌增生等间接征象进行诊断。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胃肠超声有哪些不足?

胃肠超声对胃肠黏膜表面的显示不如胃肠镜直观;小于5mm的息肉在造影剂充盈时不易显示(水充盈法可改善);对食管的检查中,颈段食管及腹段食管显示较清晰,但胸段食管因骨骼及肺气干扰显示困难。

近年来,胃肠超声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但超声医生的诊断经验仍存在差异,建议选择专业开展该技术的医院就诊。

总之,胃肠超声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便捷、无创的胃肠检查手段,在胃肠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帮助医生更全面了解病情,实现胃肠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图文简介

胃肠不适或想做胃肠体检,既不想做胃镜,又不想喝难以下咽的钡剂时,可优先选择胃肠超声。胃肠超声全称胃及结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喝一杯由薏苡仁、藕粉、黄豆、大米等谷物制备而成的特制米粥,排除胃内气体、充盈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