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食管癌:揭秘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作者:晨 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审核:郭占林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科主任

食管癌常令人闻之色变,其危险因素可能潜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食管癌病例约60万例,死亡病例约54万例。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样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然而,许多人对食管癌的了解甚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接触到其危险因素。今天,我们将一同了解食管癌,认识其危险因素,掌握预防方法,降低患癌风险,共同守护食管健康!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诱发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1. 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和饮料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研究表明,经常饮用温度超过65°C的热饮(如热茶、热咖啡等),会使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这是因为过烫的食物和饮料会损伤食管黏膜,长期的损伤与修复过程可能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此外,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如腌菜、腌肉等),也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其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类化合物(强致癌物),能够损伤食管细胞的DNA,诱发癌变。同时,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2.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的两大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随烟雾进入食管,损伤食管黏膜细胞,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而饮酒(特别是高度酒)则会直接刺激食管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引发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同时有吸烟和重度饮酒习惯的人群,其食管癌的发病风险远高于不吸烟不饮酒人群,可高达8倍。因此,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生中扮演一定角色。食管癌表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有食管癌患者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表明,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食管癌患者的人,其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1.5倍。这可能与家族成员间存在某些共同的遗传易感因素有关,使他们对环境致癌物的敏感性增加。此外,某些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也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4. 慢性食管疾病

某些慢性食管疾病是诱发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长期存在的食管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会导致食管黏膜反复损伤和修复,增加细胞异常增生和癌变的风险。例如,巴雷特食管(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变)是食管腺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其患者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30~125倍。

5. 其他因素

长期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硒)和维生素(如维生素A)也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元素,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维生素A对维持食管黏膜上皮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情绪抑郁等状态,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平衡,间接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二、食管癌的预防方法

1. 改善饮食习惯

改善饮食习惯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避免食用过烫的食物和饮料,待其温度降至适宜(通常低于60°C)再食用。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400克(约5份),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保护性营养素。同时,注意控制食盐和油脂的摄入量,保持饮食均衡与多样化。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措施。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可寻求专业戒烟帮助(如戒烟门诊、戒烟药物、心理辅导等)。同时,应避免接触二手烟。饮酒者应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最好选择不饮酒,若饮酒应避免饮用高度酒,并杜绝酗酒。

3. 定期体检与筛查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者、有食管癌家族史者、巴雷特食管患者、长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等),应遵医嘱定期进行食管相关检查。内镜检查(如胃镜) 是目前筛查和早期诊断食管癌的主要方法,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变化并进行活检。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 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食管癌有积极作用。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维护食管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一般7~8小时),避免熬夜,有利于身体修复和免疫调节。

5. 均衡营养与适量补充

保证均衡膳食,摄入充足的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等)以及硒等微量元素,对降低食管癌风险可能有益。优先通过食物摄取,如多食用富含硒的食物(海产品、瘦肉、巴西坚果等)和富含维生素A及前体(β-胡萝卜素)的食物(胡萝卜、菠菜、南瓜、动物肝脏等)。在膳食摄入不足或特定情况下,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考虑使用营养素补充剂,但需避免过量。

6. 积极管理与治疗慢性食管疾病

对于患有慢性食管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食管炎等)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遵医嘱定期随访复查(如内镜监测)。严格按医嘱用药(如抑酸药),控制症状,减轻黏膜炎症和损伤。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如避免过饱、饭后勿立即平卧、抬高床头等),防止病情进展和癌变。

结语

食管癌虽然危害巨大,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改善饮食习惯、坚决戒烟限酒、重视定期筛查、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均衡营养、积极管理慢性食管疾病——这些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能为我们的食管健康构筑起坚实的防线。让我们从当下开始,重视食管癌预防,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疾病威胁,拥抱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Li J, Xu J, Zheng Y, Gao Y, He S, Li H, Zou K, Li N, Tian J, Chen W, He J. Esophageal cancer: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screening. Chin J Cancer Res 2021;33(5):535-547. doi: 10.21147/j.issn.1000-9604.2021.05.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9, 9(04): 158-192.

图文简介

食管癌常令人闻之色变,其危险因素可能潜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食管癌病例约60万例,死亡病例约54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