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我剖析——破解痔的防治之道

作者:揭诗晨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审核:陶 军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大家好,我是一个在主人身体里潜伏已久的“痔”。今早主人发现便血的症状时,可吓得不轻,这不,现在正在医院里咨询医生呢。说起我的名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吧,毕竟作为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十人九痔”这一俗语可不是白来的。那么,你们知不知道我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的身世之谜

说起我的“身世”,那可是十分神秘,以至于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我的身世。目前关于这一话题,广受认可的理论是“静脉曲张学说”。

我原本是主人直肠末端一个小小的静脉丛,守护着血液的流通。但由于我较为特殊,我的内部并没有控制血流方向的静脉瓣,又处在腹盆腔的最低处,因此血管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再加上直肠末端组织松弛,导致我很容易淤血、扩张、肿胀。而且,人们常常为了工作久坐而不能及时起来活动,血液的流动也失去原有的顺畅。饮食不当、排便习惯不良、妊娠等因素也会加速我的形成。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不堪重负的静脉丛就和周围的组织一同形成了“痔”,一个令人痛苦难忍的存在。

痔家族知多少?

我们痔家族,可不是好惹的!我们有三大派系,分别是内痔、外痔和混合痔,都身怀绝技。在直肠末端,有一条神奇的“分割线”,把肛管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部分,这条线长得歪歪扭扭,所以被称为“齿状线”。

生长在齿状线以上的就是内痔一族,往往比较含蓄温和,最初只会让人类在排便时因摩擦而使静脉破裂,出现一点便血的症状。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痔就会变得“大胆“起来,在人类排便时从肛管里探出头来——这就是所谓的“脱出”。此时,想要把内痔治愈会变得愈发困难。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外痔一族居住在齿状线以下,就好似一个多余的小肉赘,总让人类的肛门处有异物感。外痔一族十分易怒,时常变得又红又肿,让人疼痛得坐立不安,就像屁股下面有团火在烧。

混合痔一族则占据了齿状线上下,是内痔和外痔“联手”打造的强化合体,将二者的“恶劣特性”集于一身,以至于保守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治愈。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我的“克星”之防治篇

鉴于我常常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人类对我们深恶痛绝,总是尝试很多方法消灭我们。起初,他们会尝试改变生活习惯、使用温水坐浴等一般疗法,若是这些不起效,痔疮膏和口服药就会加入战斗。那些药物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士兵,试图将我的“领土”一点点侵蚀。不过,在这个阶段,我还能勉强支撑,只是觉得身体有所萎缩,不像以前那么自在了。如果药物对我不起作用,那更可怕的事情就来了——手术。闪着寒光的手术刀,那可是我最恐惧的东西。手术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极其痛苦的,我会被切割、结扎或者用其他方式处理,我能感觉到自己离开了温暖的人体,被无情地扔进废弃桶里。

人类厌恶我,但我由正常生理结构逐渐变为令人痛苦难忍的存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人类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果不想“自食恶果”,被我们痔缠上,那可得好好听我讲讲预防之道。

在饮食这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以及各类谷物粗粮。可别总是去吃那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如炸鸡、麻辣火锅之类,这些可都是我的“好朋友”,会让我在你们的身体里茁壮成长。此外,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大便才能通畅,不会在肠道里干巴巴地赖着不走。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排便习惯也得好好注意,不要把厕所当成是个可以悠闲享受的地方。现在很多年轻人拿着手机,在厕所一蹲就是几十分钟。这样长时间蹲着,会让我们越来越膨胀。每次排便控制在几分钟就好,有了便意不要憋着,赶紧解决,不然大便在肠道里越积越硬,最后遭殃的可是你们自己。

此外,要避免久坐,适当运动拉伸。现在有很多人成天坐在办公桌或是书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这可不行。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扭扭屁股伸伸腿,让血液在肛门那儿也能欢快地流动起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静脉曲张,从而预防痔的发生。

最后,要记得保持肛门周围的干净哟。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好好地洗洗。要是能定期来个温水坐浴那就更好啦!

倘若你们都能做到这些,我们就不会轻易找上门,让你们饱受折磨了。如此一来,大家相安无事,岂不美哉?

图文简介

大家好,我是一个在主人身体里潜伏已久的“痔”。今早主人发现便血的症状时,可吓得不轻,这不,现在正在医院里咨询医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