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是运载零下163摄氏度LNG的“海上超级冷冻车”,是世界上最难建造的船型之一,被誉为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之一。能够建造此类船舶,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LNG船是以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著称的“三高”产品。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和“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中,将LNG船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其发展不仅关乎能源运输安全,更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中船集团江南造船最新建造的7800车位LNG双燃料远洋汽车运输船
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是运载零下163摄氏度LNG的“海上超级冷冻车”,是世界上最难建造的船型之一,被誉为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之一。能够建造此类船舶,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LNG船是以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著称的“三高”产品。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和“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中,将LNG船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其发展不仅关乎能源运输安全,更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1997年,沪东中华启动大型LNG运输船研制,经过10余年集智攻关,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于2008年成功交付我国第一艘大型LNG运输船。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的技术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航运业也将由此书写新的篇章。
殷瓦钢焊接是LNG运输船建造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其难度在于材料本身的特殊性质:这种含镍36%的铁镍合金在0.7毫米的超薄厚度下,热膨胀系数极低,焊接时极易因热量不均导致变形,需严格防止氧化,全程高纯度惰性气体保护。以沪东中华焊工杨瑞峰为代表的团队创新“瓦片叠加施焊法”,通过精确控制焊道间距(不足1毫米)和“镜面焊接”等独门技术,在单船130公里左右的焊缝上实现精准焊接,达到国际严苛标准。研发团队还研发了激光焊接机器人,将自动化率提升至90%,焊接效率显著提高。LNG深冷式再液化装置等部分LNG运输船核心设备也实现了陆续国产化。
2019年后,我国LNG运输船建造三大突破重塑全球格局:技术上,沪东中华第五代“长恒系列”运输船实现了载货量、能耗等四大核心指标的升级,江南造船自主研发“鲸”型围护系统突破GTT专利壁垒;产能上,形成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大船集团三足鼎立,2024年LNG运输船手持订单82艘,年交付十余艘;市场上,2020年卡塔尔能源集团公布了备受国际瞩目的“百船计划”,即建造超过100艘大型LNG船以满足其上游产能扩张后所需运力。此次中国船舶集团成功获得“百船计划”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LNG船订单,2024年交付的“绿能瀛”号单船最大可装载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能够满足700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预计单船年运输量达100万吨。这是中国船舶集团在超大型LNG船建造领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标志着中国LNG船研发设计建造从大型一举跨入超大型领域,高端船舶研发设计能力向世界领先目标迈进。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 刘皓然
审核: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业务主管 陈晶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