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雨岩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樊 腾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审核:赵领洲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牙周炎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涉及相互交织的多种因素。其核心因素包括菌斑刺激(这是引发炎症的直接原因);宿主的免疫反应(即人体对细菌的防御机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加剧炎症);以及环境因素(如口腔卫生习惯、吸烟、饮食等,这些因素会加重或加速病情的发展)。对大众而言,了解慢性牙周炎的相关知识,对其维护自身口腔健康以及全身健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如下:
1.刷牙或咬硬物牙龈出血。
2.牙周脓肿:表现为牙龈肿痛,牙周袋溢脓。
3.牙根面暴露易引发龋坏。
4.牙龈萎缩、牙缝变大,易导致牙本质敏感及食物嵌塞。
5.随着牙槽骨吸收加重,可出现牙齿松动、脱落。
6.牙周袋内细菌代谢产物易引发口臭。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慢性牙周炎破坏口腔健康
定植在龈缘的菌斑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当炎症产生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它就会一直向牙周深部组织发展,持续性破坏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临床上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在病变逐渐向根部发展后,会出现牙齿移位、咀嚼无力、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引起明显疼痛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牙齿缺失。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慢性牙周炎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慢性牙周炎不仅影响口腔健康,与全身系统性疾病也密切相关。研究证实,牙周炎症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危险因素。[1-4]其中,慢性牙周炎与糖尿病两者的双向关系最为密切: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牙周炎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者,同时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更高。如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影响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规范的牙周治疗能控制炎症,有效降低致病菌数量,从而使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随之下降,有助于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少并发症。[5]
因此,积极预防牙周病、正确的牙周治疗对维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慢性牙周炎需要规范化系统治疗
牙周炎治疗目标为: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阻止疾病进展,恢复牙周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牙周炎的治疗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基础治疗:是治疗的关键,目的是去除刺激因素,控制炎症。包括:1.口腔卫生指导,让患者掌握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牙缝刷的方法;
2.龈上洁治术:俗称洗牙,是所有牙周治疗的第一步。使用超声波洁治器械去除龈上菌斑、牙石和色素,并抛光牙面,延迟菌斑、牙石的再沉积。
3.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是牙周治疗的核心环节。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通过使用专业的牙周刮治器械手动清除龈下菌斑、牙石,消除炎症根源,平整受细菌毒素侵蚀的粗糙牙根面,促进牙周组织形成新附着。对于较深的牙周袋,可联合激光治疗加快炎症消退。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手术治疗:适用于基础治疗3月后效果不理想,仍有大于5 mm深牙周袋时,需考虑开展手术治疗。
1. 翻瓣术,翻开牙龈暴露牙根和牙槽骨,直视下彻底清除根面牙石和肉芽组织;
2.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用生物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使牙周袋变浅;
3. 植骨术,将骨材料人工植入在牙槽骨缺损处,促进牙槽骨再生。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维护期治疗:牙周维护治疗是牙周疗效能够长期保持的先决条件。患者需定期复查,根据复查发现的问题制订专业的治疗计划,同时给予患者口腔卫生指导。
四、慢性牙周炎,重在预防
(一)做好日常口腔清洁
1. 正确刷牙:建议采用改良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刷毛指向根尖方向,轻柔水平颤动并向下拂刷,彻底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每天至少早晚各刷1次,每次3分钟,选用软毛牙刷,餐后及时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的定植。
2. 使用牙线和牙缝刷:针对牙刷难以触及的邻面间隙,使用邻面清洁工具可有效去除菌斑及食物嵌塞物,从而降低牙周炎的风险。使用牙线需掌握C形环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的方法。牙缝刷用于较大牙缝的清洁,需根据牙缝大小选择不同直径型号的刷头,垂直插入后水平方向轻柔移动清洁牙缝两侧。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 定期洗牙:牙周治疗后建议每年洗牙1~2次。牙周治疗后,仍需要定期维护,以预防复发。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高危因素控制
1. 严格戒烟:吸烟对牙周组织的不利影响已被证实。[6]吸烟者牙周袋内厌氧菌比例明显升高,牙石沉积速度加快,形成更厚的菌斑生物膜。
图8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管理全身疾病: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例如糖尿病)会对牙周组织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控制、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将显著降低发生牙周炎的风险。
3. 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夜磨牙、紧咬牙、单侧咀嚼、用牙开瓶盖等不良习惯,防止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减少牙周创伤。
(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专业菌斑控制
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了解自身的口腔状况,尽早发现潜在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检查周期为3~6个月,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龈上洁治,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等高危人群。
综上,慢性牙周炎是沉默的“牙齿杀手”,早期常易被忽视。养成日常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专业菌斑控制对牙周炎的预防尤为重要。一旦发现有牙周疾病,切勿拖延,及时到专业口腔医疗机构接受规范化系统治疗。我们应倡导“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科学观念,担起健康生活方式的光荣使命,筑牢牙周健康的坚实防线。
参考文献:
[1]袁思娆,张亮,刘佳,等.慢性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23,24(03):122-128+138.DOI:10.13764/j.cnki.lcsy.2023.03.032.
[2]Villoria GEM, Fischer RG, Tinoco EMB, et al. Periodontal disease: A systemic condition. Periodontol 2000. 2024 Oct;96(1):7-19. doi: 10.1111/prd.12616. Epub 2024 Nov 4. PMID: 39494478; PMCID: PMC11579822.
[3]Wen X, Fu X, Zhao C, et al. The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pregnancy via the interaction of oral microorganisms, hormone and immune response. Front Microbiol. 2023 Jan 26;14:1070917. doi: 10.3389/fmicb.2023.1070917. PMID: 36778874; PMCID: PMC9908602.
[4]González-Febles J, Sanz M. Periodontit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their connection and their treatment? Periodontol 2000. 2021 Oct;87(1):181-203. doi: 10.1111/prd.12385. PMID: 34463976.
[5]Genco RJ, Graziani F, Hasturk H. Effect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n glycemic control, complications, and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Periodontol 2000. 2020 Jun;83(1):59-65. doi: 10.1111/prd.12271. PMID: 32385875.
[6]Ravidà A, Saleh MHA, Ghassib IH, et al. Impact of smoking on cost-effectiveness of 10-48 years of periodontal care. Periodontol 2000. 2024 Jul 25. doi: 10.1111/prd.1258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054672.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