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志敬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黄勤淼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去年冬天,张叔在晨练时突然跪倒在公园台阶上,像一条搁浅的鱼般大口喘气。这个抽了30年烟的老电工,每天要爬5层楼检查配电箱,最近半年却连系鞋带都憋得满脸通红。这不是普通的老态龙钟,而是一个潜伏多年的“呼吸刺客”正在收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这种疾病[1],而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2],但知晓率却不足3%[1]。今天,让我们掀开这个沉默杀手的面具。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被封印的呼吸:肺部的锈蚀过程
想象你的肺部是两棵倒置的梧桐树,2.4亿片肺泡如同树叶在进行气体交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支气管就像年久失修的水管,管壁肿胀、黏液淤积,每次呼吸都像用细吸管费力地喝珍珠奶茶。而肺泡则像被扎破的气球,逐渐融合成失去弹性的肺大疱。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早期患者会出现“吸烟者晨咳”,咳出灰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发展,平地行走会气喘如牛,严重时连穿衣服都变成极限运动。最需警惕的是“沉默缺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代偿机制(如红细胞增多或血管扩张)可能面色潮红,但实际已陷入低氧血症,就像警报失灵的锅炉,看似平静却随时可能崩溃。
肺功能检查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4],这个数值如同肺部的“保质期标签”。当比值低于70%,意味着肺部已经提前衰老了10~20年。值得注意的是,30%的患者确诊时肺功能已丧失过半[4]。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看不见的肺部杀手
香烟烟雾堪称肺部“硫酸雨”,4000多种化学物质会持续腐蚀气道。但让人意外的是,农村地区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罪魁祸首竟是柴火灶[2]。厨房里的PM2.5浓度可达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值的20倍[2],相当于每天抽两包烟[3]。
职业暴露同样危险:煤矿工人的肺里沉积着碳粉,纺织工人吸入的棉絮会引发“星期一热”,就连面包师傅都可能因面粉粉尘患病。更惊人的是,儿童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会使成年后患病风险增加3倍[1]。
基因缺陷导致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让某些人天生容易“生锈肺”。这类患者往往在40岁前发病[4],就像被安装了肺部加速老化程序。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肺部维修保养手册
戒烟是逆转病程的关键。研究表明,戒烟可延缓肺功能下降[3]。电子烟并非安全替代品[3],其产生的超细颗粒物同样危险。建议使用尼古丁贴片配合心理咨询,成功率可提升至30%~40%[3]。
药物治疗如同给肺部“除锈上油”: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是“疏通剂”,吸入激素是“灭火器”,双支扩剂可能较单药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4]。家庭氧疗需每日≥15小时,通过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4]。
肺康复训练堪比“呼吸健身房”:缩唇呼吸能建立“空气支架”,腹式呼吸可调动60%~80%的潜力肺组织[4]。推荐水中运动,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担,阻力则增强呼吸肌。营养方面要保证鱼肉蛋奶,消瘦患者死亡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5]。
预防急性加重需打好“防御战”:流感疫苗能降低22%住院风险[4],肺炎疫苗保护期达5年[4]。当痰液变黄、喘息加重时,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拖延治疗会导致肺功能断崖式下跌。
肺移植是终极手段,但5年存活率仅50%[4]。最新干细胞治疗还在试验阶段,未来可能实现肺泡再生。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厨房里安装抽油烟机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风险[5],而正确佩戴N95级别口罩能过滤95%以上的PM2.5颗粒[5]。
四、守护呼吸自由:别让生命负重前行
在这个空气污染与长寿愿望并存的时代,守护肺部健康就是守护生命质量。当你看到晨雾中的舞剑老人、登山者的从容背影,这些都是呼吸自由的勋章。记住,肺部没有痛觉神经,等感觉到异常时,损伤往往已不可逆。从现在开始,给肺部做个“年检”,别让每一次呼吸都变成负重前行。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GBD 2021 COPD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1990–2021: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J].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5, 11(3): 273-302. DOI:10.1016/S2213-2600(25)00035-6.
[2]ZHENG J P, ZHONG N S, WANG C,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OPD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24, 209(8): 1029-1041. DOI:10.1164/rccm.202306-1063OC.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lobal report on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tobacco use 2024[R]. Geneva: WHO, 2024.
[4]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25 report[EB/OL]. 2025. https://goldcopd.org/2025-gold-report/.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5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5, 48(1): 1-25. DOI:10.3760/cma.j.cn112147-20250731-00532.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