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
在反对气候变化的诸多观点中,排名第一的观点是:气候历来都是变化的,历史上温度比现在更高,因此当前的气候变化并不值得特别关注。全球持这种观点的人可不少,很多都是公众人物,还有一些是知名科学家,当然了并非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家,美国和我们国家都不少这样的科学家,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真话只说一半”的谎言。这个观点的迷惑性就在于,其中既包含了科学事实,又塞进去了不靠谱的观点,用富兰克林的话来说就是:“真话说一半常常是弥天大谎”。确实,在地球长达近46亿年的历史中,气候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曾经的海底可能变成了陆地,曾经的平原可能沉入了海底。也许,现在的海底还隐藏着古老文明的痕迹。恐龙曾经统治地球长达1.6亿多年,那时候二氧化碳浓度远高于现在,地球温度也比现在高,最终却因复杂的原因而灭绝。历史上还曾发生过多次大灭绝事件,例如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70%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及超过90%的海中生物灭绝,这其中都伴随着复杂且剧烈的气候变化。
如果继续考察地球历史,我们还会发现,在地球历史超过90%的时间里,两极都没有冰雪覆盖,这意味着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得多。如今,两极冰雪的存在表明我们正处于一个冰期。所以“气候历来都是变化的,历史上温度比现在更高”这句话是正确的。
但是基于此,认为全球气温升高不过是地球回归到过去大多数时间的常态,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大不了回到恐龙时代",这可是很有问题的。
首先,虽然历史上确实存在气候变化,但那些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主要是自然过程引起的,不管波浪滔天还是一片火海,都和人类没有关系。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远方的未知的星球上,如果发生灾难性事件,不管是小行星撞击还是星球被吞没,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了,很多网友会有星际时间尺度上的人文关怀,但是实事求是来讲,没有人类的星球,以及没有人类时期的地球,和我们现在的人类文明关系不大。但是人类文明产生之后,气候变化的影响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我们人类的灾难。每一个生命的丧失,都是我们的损失,何况现在的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所有人,如果应对不当,影响的时间尺度会是以千年计的。目前全球沿海的城市和经济带容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一旦城市建立就无法迁移,无数的家庭和经济,将会接受千年时间尺度的考验。
第二点,历史上的气候变化速度远不及现在。例如,在过去至少80万年里,地球经历了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变化,这样的交替变化循环了8次。冰期与间冰期的周期大约为10万年,从一个波谷到波峰,再回到波谷,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10万年。我们目前正处于间冰期,但过去80万年中,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范围相对稳定,一般在170到300 ppm 之间波动,从来没有低于170ppm,也从来没有高于300ppm。然而自人类工业革命以来的短短150年里,我们已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80 ppm 提升至420 ppm以上,增幅高达50%。这种变化幅度在至少80万年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另一方面,更令人担忧的是变化的速度,以往,二氧化碳浓度从170 ppm升至接近300 ppm需要5万到8万年的时间,变化幅度约为120 ppm。而现在,仅用150年就完成了从280 ppm到420 ppm的跃升,速度是之前的1000多倍。具体来说,5万年与150年之间的时间差约为300多倍。
速度相差两个数量级,这在物理上已经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了,例如地球直径6000km,如果减小2个数量级,成为60km,那可就是个小破球,完全不具有孕育生命的可能,就不是月亮围着地球转了,而是地球围着月球转了;如果地球直径增大两个数量级,比如成为60万千米,那就和太阳差不多了,中心的高温高压可能就引发核聚变反应,成为另外一个太阳了。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如果将气候变化比作人类的寿命,假设人类正常寿命为100岁,那么按照当前的变化速度,相当于人类只能活不到三个多月就死亡了。“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这已经赶上很多昆虫的寿命了。对于人活百岁这件事情,绝大多数人都习以为常,不会因为活到百岁就死亡而感到忧虑或担心,而如果一个人被告知寿命只剩下3个多月,那大概率他的行为方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当前气候变化速度带来的冲击——它与以往的完全不同,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再做一个比喻,如果你能在10秒内跑完100米,那绝对是世界冠军的水平;但如果你花了10分钟才跑完100米,那显然不是一个正常健康人的表现。现在,让我们把这个差距放大:10秒乘以300多倍,就是3000多秒,换算成分钟就是50多分钟。想象一下,用50多分钟跑完100米,每秒大概3厘米,这简直就是换了物种,变成和乌龟比赛了。
这种对比清晰地展现了当前气候变化的惊人速度与严重性。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文明的特殊性。从发明文字到现在,人类文明史还不到一万年。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从智人走出非洲开始算起,智人在地球上的历史也不过20万年左右。再往前算到直立人,也就约200万年前;追溯到能人,也就320万年;甚至追溯到人类的老祖奶奶“露西少女”(Lucy)的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也就320万年而已。根据目前的研究,在这么漫长的时间范围内,都没有出现过增幅如此巨大,且增幅速度如此快的气候变化,所以可以说,目前的人类历史上,我们经历的气候变化是“史无前例”的。
当然了,几百万年相对于地球约46亿年的历史,几乎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在这段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地球气候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稳定的依据是这段时间南极和北极的格陵兰岛都一直有冰雪,地球温度被限定在冰雪维持的稳定状态,人类其实没有经历过特别炎热的时期。
人类文明、城市、建筑和文化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候条件,而目前“史无前例”的气候变化正在使我们脱离这一稳定的气候,并且速度非常快,超过了人类文明能够承受和适应的速度。举个例子,一座城市一旦在某个地方扎根,它就很难再迁移了。这种固定性意味着城市必须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长期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例如沿海城市将面临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的持续侵袭。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绝大多数气候变化都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无关。但如今,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推手。这种由人类主导的气候变化,将切实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大家经常听到一句话,“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但问题是,现在气候变化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还没有死,就能看到高温频现、洪水滔天的现象了。
所以,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正确看法应该是:气候历来都是变化的,地球历史上有温度比现在更高的时期,但当前的气候变化是人类诞生以来史无前例的,对全球都造成巨大的危险,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采取切实行动。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魏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审核:戴云伟 中国气象局 高级工程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