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的大豆病虫害防控团队。团队专注于作物尤其是大豆病虫害的成灾机理与绿色防控研究,致力于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对于正在思考未来学业方向的,特别是对生命科学、植物健康、粮食安全感兴趣的你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顶尖的科研团队,更是一个能助力你学业腾飞、梦想起航的成长平台。
这里有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豆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来到这里可以让你的学习起点站在更高的肩膀上。这里的导师团队是你学业最坚实的后盾,手把手引领入门。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这些课程对新同学有挑战?在这里都不是问题,团队的导师不仅自己深耕科研前沿,更以重视教学相长,导师们会亲自授课指导实验,把复杂的知识掰开揉碎,帮助你打牢专业基础,克服学业难点。
大学不只是学知识,更要学思考。从你踏入这个团队,导师们就鼓励并引导你接触解决实际的科研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数据,如何批判性阅读文献,导师们会系统性地培养你的科研思维,这是你未来深造或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团队还拥有前沿平台与资源,是你探索未知的超强装备库。这里会让你接触农业科研的“硬核科技”,你可以利用冷冻电镜去窥探病原菌入侵的过程及细节,利用高通量测序仪解析作物抗病的基因密码,借助人工智能预测病害流行趋势。这些高精尖设备,将成为你学习、实践、探索的日常工具,为你的未来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你还有机会参与国家级项目实战。团队的研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如大豆病害防控、生物育种等。团队欢迎并支持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让你从本科阶段就有机会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中,你学习到的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死公式”,而是应用于田间地头、关系国计民生的“活方案”。在这里,你不是旁观者,而是在导师和师兄师姐指导下,从基础操作做起,逐步参与到实际课题研究。可能是克隆一个关键基因,也可能分析一份测序数据,团队的目的就是提升你的能力。随着你的成长,尤其进入研究生阶段,你会拥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探索空间,你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汇报研究进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拦路虎”。团队还有公平、开放、协作的氛围,能力为王、不问出身,这也是团队最被珍视的文化。在这里,想法和努力比资历更重要。无论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要你有想法、肯努力,都能获得平等的交流机会和资源支持。
导师在身边,亦师亦友,以王源超教授为代表的导师团队,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科研方向选择、职业规划甚至人生困惑上提供真诚的建议和支持。团队导师们的研究也各有侧重,有的深耕病原菌致病机制,有的专攻植物抗病信号网络,有的聚焦病原菌与宿主相互斗争的进化规律,还有的探索生物防治新技术。对你来说,这意味着在作物抗病这个大框架下,你有更大的自由度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细分领域。找到兴趣所在,学习才更有内驱力。
如果你对探索生命奥秘,守护植物健康心怀热情,渴望在学习中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真才实学,希望自己的学习成果能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那么植物保护专业和南农团队将为你提供一片理想的热土。期待未来能在实验室里,在试验田中与你并肩作战,共同书写属于你的精彩学业篇章和科学故事。
出品: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南京农业大学 光明网
审核:叶文武(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