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你的肾脏可能正在“罢工”,而你却浑然不知!

作者:皮 鹰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主任医师钟阳红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周逸珊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刘旭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1.直到确诊肾衰竭,才被发现,真是令人心惊不已!

前几天,我去心血管科参与会诊时,碰到一位42岁的患者,他因为持续一个月胸闷气促入院,但检查结果令人心惊——他的血肌酐水平飙升240μmol/L,蛋白尿3+,有10年的糖尿病史,平时虽服用降糖药,但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经过综合诊断,他的最终诊断结果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4期、心功能3级。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慢性肾脏病是什么?

简单来说,如果您的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 m2),或者有下面这7个肾损伤迹象之一,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就要考虑是慢性肾脏病了。

①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g(≥3 mg/mmol)];②尿沉渣异常;③持续性血尿;④由于肾小管疾病引起的电解质和其他异常;⑤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异常;⑥影像学检查发现肾脏结构异常;⑦有肾移植史。

3.慢性肾脏病为什么难以发现呢?

回顾这位患者的病史,早在3年前便已显现出一些端倪:频繁的疲惫感,偶尔出现的眼睑或脚踝浮肿,但休息后能有所缓解。很多人会感到费解,这位患者身患糖尿病10年了,为何会突然恶化至肾衰竭了呢?

慢性肾脏病有时候会让人眼睑、脚踝浮肿,但很多人没什么感觉,不主动进行相关检查,根本难以发现。而一旦被发现,病情往往已发展至较为严重的阶段。据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2%~13.8%,但知晓这一疾病的人只有大约10%[1]。

4.什么情况下该筛查肾脏病?多久筛查一次?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都明白了,检查能帮助我们早点发现疾病,这也是早期筛查的意义所在。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应主动进行相关检查呢?又该多久查一次呢?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般来说,如果您有下面这些情况,建议每3~6个月筛查一次;若无特殊状况,建议至少每12个月进行一次ACR及肾功能检查。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做哪些检查能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呢?

通常需要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如果没有条件查这一指标,可以检查尿常规看一下是否存在蛋白尿或血尿,同时检查肾功能,用血肌酐估算一下肾小球滤过率。

此外,监测血压很重要!

可能有人会问,我又没高血压,家人也没有高血压,为什么还要监测血压呢?因为,肾脏病容易引起高血压,反过来,高血压也会让肾脏病越来越严重。

6.早期管理是关键!

一旦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就需要考虑开始接受治疗,同时要控制好相关并发症,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目前超重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很多代谢性疾病,比如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所以,及时、持续地调整生活方式,不仅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还能帮助控制其他相关疾病。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调整生活方式,或许能让您少用一些药物!

①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每次30分钟,每周至少5次),避免久坐;②有效管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风险因素;③戒烟戒酒;

④限盐(特别是合并高血压、水肿、心功能不全的患者);⑤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⑥对于肥胖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建议进行体重管理。

(2)药物治疗

治疗慢性肾脏病的3类常用药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s)。

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拿到药后,会产生疑问:“我又没高血压,为什么要吃降压药?我也没糖尿病,为什么要吃降糖药?”研究表明,ACEI和ARB能改善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并降低心血管风险。SGLT2i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减轻体重,并且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心脏和肾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包括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延缓肾脏病进展。当然,这些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病情综合考虑,以避免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那么,这些药物能否长期服用?长期服用是否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的确,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只要注意观察,特别是在初次服用或者调整剂量前2~4周这段时间里,遵医嘱合理用药,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安全的。

ACEI/ARB、SGLT2i、MRAs这些药能一起服用吗?虽然联合用药可能进一步改善心肾疾病预后,但临床实践中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逐步添加,并密切监测血压、血钾、肾功能等,以防盲目叠加用药带来的风险。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总之,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花费高和知晓率低,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肾衰竭进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专委会,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委员会,. 慢性肾脏病多学科临床管理路径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24,63(12): 1216-1227.

图文简介

慢性肾脏病有时候会让人眼睑、脚踝浮肿,但很多人没什么感觉,不主动进行相关检查,根本难以发现。而一旦被发现,病情往往已发展至较为严重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