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路霞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审核:张 鹏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膝盖像一台精密机械,活动时关节面几乎零摩擦承压,一旦软骨退变磨损,便成为疼痛与限制的牢笼。膝关节置换术恰如为这扇“牢门”解锁——但解放远未结束。术后康复的每一步,都决定着这扇门能否再次灵活转动。术后科学地康复锻炼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快速恢复日常活动能力,还能延长假体使用寿命。那么,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康复锻炼?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膝关节置换术后为什么要进行康复锻炼?
膝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手术切口、软组织的操作以及长期疼痛等因素,患者往往存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平衡受损等问题。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有助于快速消除这些不适症状,促进膝关节灵活性的恢复,使患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屈伸等正常活动。
适当的锻炼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等术后常见并发症。
通过运动提高血液循环,不仅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还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术后锻炼还能够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稳定性,进而减轻假体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应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科学适量、坚持性基本原则。因每位患者的年龄、体质、手术方式、病情不同,所以康复方案也应因人而异,由专业医生和康复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量身定做;康复锻炼应从轻到重、由简至繁,分期制定目标,逐步挑战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任何锻炼项目都应以不引起疼痛、无副作用为前提,避免过度负荷损伤新的置换关节;康复锻炼讲究长期坚持,科学设计的运动方案需要患者耐心执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术后康复锻炼具体怎么进行?
一般来说,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可以分为3个主要阶段:初期(术后0~2周左右)、中期(术后2~8周左右)、晚期(术后8周以后)。不同阶段的康复锻炼重点和内容各有侧重。
初期康复阶段(术后0~2周)
在手术后最初的几天和早期康复阶段,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血栓形成和促进伤口愈合。
首先,应尽早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下床活动和简单行走,促进微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当天或次日,多数患者可在助行器或拐杖的辅助下缓慢起步,但需在专业人员监督下进行。康复运动以被动运动为主,包括屈伸练习、被动牵拉等,常见方法有:将床边的毛巾或弹力带固定在脚踝部位,轻轻帮助膝关节伸展和弯曲,注意力度要小、缓慢,避免剧烈牵拉。同时,要进行肌肉激活训练,练习时可采用直腿抬高、静态收缩训练,即在床上通过主动收缩大腿肌肉数秒钟,反复进行,帮助重建神经-肌肉的联系。
需要提醒的是,初期锻炼过程中的所有动作应控制在无明显疼痛范围内,一旦感觉疼痛加剧或不适,应立即调整或暂停锻炼,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中期康复阶段(术后2~8周)
当伤口初步愈合、疼痛基本缓解后,患者可以逐步增加锻炼量,重点转向主动练习和功能性锻炼。
在这一阶段开始进行主动屈伸练习,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可以在床边或平稳的地面上进行,例如坐在椅子上尝试主动弯曲和伸直膝关节,也可以借助手杖或专用康复器材辅助,逐步减少依赖被动牵拉。
其次,要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常见的锻炼方法有:(1)坐姿或仰卧直腿抬高:患者平躺或坐在床上,保持膝关节微曲状态,逐步抬起患肢,保持数秒后缓慢放下,该动作能有效激活大腿前侧肌肉;(2)弹力带训练:利用弹力带进行膝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等运动,弹力带提供外界阻力,促进肌群平衡发展。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中期康复中,步行训练非常关键。通过康复师辅助下在直线与转弯等环境中进行步态矫正训练,纠正术前可能因疼痛或关节变形而形成的不良步态,不仅提高平衡力,也为后期日常生活及丰富运动打下基础。为防止跌倒和提高生活自主性,需要进行适量的平衡练习,可采用单脚站立、平衡板等器械训练,在安全环境下逐步挑战平衡极限。
晚期康复阶段(术后8周以后)
晚期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恢复高水平的功能活动、提高耐力以及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要求。
这阶段的锻炼重点在于提高关节综合功能,如爬楼梯、弯腰拾物、跑步(视患者情况而定)等。适量增加抗阻力训练与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健身器械进行全身力量锻炼,进一步巩固膝关节周围肌肉群。此外,通过瑜伽、普拉提或者平衡球等运动形式,提高肌肉和关节活动的协调性与柔韧性。
对于生活较为积极的患者,在医生建议下可以尝试一些低冲击、高耐力的运动项目,如游泳、骑车等,以进一步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协调性。适量的体育锻炼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膝关节因超负荷而产生的磨损风险。
在科学康复锻炼中应该注意什么?
康复过程中,伤口护理始终是重中之重。无论处于哪个康复阶段,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至关重要。患者在进行下床活动或运动前后,应仔细检查伤口,如有红肿、热感或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此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扩展感染区域或延缓伤口愈合。
康复锻炼中适当的疼痛是正常现象,但疼痛强度不应超过患者所能承受的范围。科学康复强调:“疼痛不可怕,适当疼痛属于锻炼的信号,但任何超过耐受极限或影响姿势稳定的剧烈疼痛都需要减量或暂停运动。”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适度使用止痛药物或采取局部理疗措施来缓解不适,切勿过度依赖药物,忽视问题根本。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坚持与康复师保持沟通、定期评估关节功能、肌力发展和运动适应状况非常关键。根据实际进展,康复方案需要阶段性调整,如若出现关节功能停滞、过度疲劳或局部疼痛加剧,均提示需重新评估康复计划。
无论是在医院康复中心还是在家进行锻炼,都应确保环境安全。他人的陪伴或指导、平整的地面、防滑措施、充足的照明以及必要的辅助器具(例如杖、步行器)都是必要配置。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切忌过急求成,避免可能导致的复发或加重伤害。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并非“望闻问切”中一味求快,而必须秉持循序渐进和安全优先的原则。只有合理规划、坚持训练,才能让新关节发挥最大的功能,帮助患者快速重返日常生活、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希望每位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都能在科学康复的引导下,逐步恢复自信与行动自由,收获健康快乐的人生。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