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Pb级超大容量光盘存储器!它能否取代USB?

中科院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科普中国采访到了文静研究员,以下为采访实录:

1.光存储是如何实现的?

光盘呢,如果我们用显微镜去观察光盘的表面,你会发现有很多坑。

然后光盘写入的过程,是用激光和盘面的材料相互作用,然后烧灼出这些坑,然后这是一个写入的过程。

那么光盘的容量是由这些坑的大小来决定,坑越小的话它的容量就越大越高。

普通的光存储比如说DVD蓝光的话,它写入的时候是通过一束激光,和我们盘面的材料相互作用,然后去打坑,就是光照过来就是一个坑,然后相当于信息点写入了。

最后读出来的时候,也是用激光照射到这个盘面上,然后根据照射到这个坑反射过来的光的强度,来判断到底是有信息进去还是没有信息进去,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再读出来。

这是一个普通光盘的写入和读出的原理。

2.那么纳米光存储相较普通的光存储,有何不同之处?

纳米光子存储的话,主要体现在我们信息点的大小。

我们这个盘面上如果信息点的大小越小的话,相当于整个盘面它就能容得下更多的点,这样就代表了我们存储的容量。所以我们纳米光子存储单点的,就是每一个信息点的写入尺寸可以到54纳米,这个是突破了我们一个物理学上的,光学的衍射极限的限制。所以大容量是指,就是说我们把这个点的大小缩得越小的话,那么整个盘面它的容量就越大。

我们跟普通的光盘还不太一样,普通的光盘是有一些坑,然后它是实现不了多层的,顶多它目前的商用的蓝光,新一代的蓝光,它最多能实现单面的3到5层,这是最新的一个公司里面的技术。

我们这个光盘它是一种透明的材质,意味着光可以渗透到盘面的材料里面很深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做到多层,就是多到我们实际上验证的是100层。

3.进行多层读写的话,不会产生混淆吗?

不会,我们会有一些光机电的控制,就是说光和材料它是有位移的,就是用光机电系统去控制它,所以可以做到多层。

包括普通的光盘里面DVD蓝光,它里面是有伺服系统,也就是说它有光机电系统去控制,激光头和材料之间的间距,距离来控制它到底,这个信息点写在了盘面的,到底是哪个地方,是这样的。

所以它不会层跟层之间有一个分不清的地方。

另外就是我们论文里也验证了不同的层,然后我们会,相当于我刚才提到的这个盘它是透明的,然后我们跟普通的蓝光DVD不一样的地方,是蓝光DVD它基本上是根据反射的信号,我们因为是透明的,所以我们相当于里面是用到一种荧光材料,也就是一种颜色的光先入到这个材料上面,然后我们这个材料再发出另外一种颜色的光,用这样的原理可以实现三维的光存储。

4.纳米光存储在读写的时候,是一层层的写,读的时候也是一层层的读吗?

您说的很对,写就是一层一层地写进去,然后如何实现一层一层地写,然后里面是有很精密的,需要用到很精密的光机电系统,然后去控制我们里面的激光和材料它的相对位置,因为光它会被聚焦到一个很小的点,然后我们里面还用到了双光束,相当于两束光,然后都被聚焦到一个,它会先聚焦,然后这个点,然后看这个点,我们最后会用光机电系统去控制,聚焦的点和材料之间的一个空间位置,来实现不同层的写入,是这样的。

5.目前纳米光存储的光盘,各种性能发展的如何?

目前的话就是我们实验上验证的,就是单点54纳米,然后我们两点之间的间距,70纳米的一个实验结果。

另外里面我们实现100层的写入和读出,所以这样算下来就单张光盘的等效容量,为1.6PB的一个容量。

那么什么是PB呢?它是约等于10的15次方个比特。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是简单一点来说的话,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光盘,可以把中国国家图书馆里面4000多万册的图书,全部都存在一张光盘里面,而用老的光盘技术它是实现不了的。

我们的1.6PB容量是根据我们光盘的面积来算,这个面积就是跟普通的DVD的面积一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容量是1.6PB,这个容量相当于8000张普通蓝光光盘容量,也相当于100个普通的硬盘的容量。

6.纳米光存储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难题?

现在的限制是我们前期的成果,已经解决了容量密度就是存储密度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容量的问题,但是相当于是我们要把这么多容量的数据,把它存到光盘上面,它还有一个时间,存在一个时间的问题,就是我需要花多长时间,把这么大容量的数据存进去,然后再花多长的时间再把它读出来,所以这就是一个读取,写入速度和读取速度。

后期我们会就写入速度和读取速度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然后去突破一个这样的难题,才可以让我们的纳米光子存储技术,然后发挥到它更大的潜力。

7.为什么早期的光盘,现在基本没什么人使用了?

我说一下大众的心理,可能很多人就在想,我很方便的在淘宝买一个1TB的硬盘对吧,我为什么还要去用光盘,确实,对我来说我也觉得不需要光盘,因为现在的光盘一张大概是30到50GB,那么相当于是我买一个1TB硬盘的话,相当于30张光盘的容量,所以想起来,如果我再用光盘去存,然后很麻烦,我还要一张一张光盘给放到光驱里面,然后里面30张光盘的容量才能相当于1TB的硬盘,所以这样用起来很麻烦,是这样。

所以换我也不可能再去用光盘了,就不乐意去用。

那么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个技术是突破了容量,相当于是我们反超了硬盘容量的问题,我们后期如果是可以落地的话相当于是,我们用一张光盘就相当于是用了100个硬盘了,这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对数据中心来说,这个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8.光存储还有哪些其他优点值得我们去大力发展?

光盘,当然它有它独特的优点,相当于磁盘硬盘闪存来说它的能耗要低很多,然后另外它的寿命要长,可以用到几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一般的电存储的话,它的寿命可能达不到这么久的时间,一般是像在数据中心的话,一般是5年就需要把数据再重新,腾到另外的电存储的器件上了,5年会做一次备份,所以这样算下来的话,这是一个资源的巨大的浪费,还有一个能耗的巨大浪费,我们独特的优点就是它的能耗低,然后寿命长,比较适合于冷数据的存储,如果后期的话把读取速度的问题突破,如果能做到优于硬盘的话,我们相当于不仅可以用于冷数据存储,也可以用于热数据存储。

热数据的话相当于是大众用的比较多,比如说硬盘,然后相当于是我接到电脑里面,我去备份一下我的照片,比如说我一年里面我可能频繁的调用照片,或者每隔几天我会看一次,那么这个是热数据,按照我访问这个数据的频率,来界定它到底是热数据还是冷存数据,比如说像档案馆里面或者是我做一些备份,然后我先放进去,然后可能几个月去看一次,这个叫冷数据存储,而现在实际上冷数据存储,这一块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因为实际上随着这个数据量越来越多,其实我们也知道很多数据,我们看过一次之后可能就不再看了,是这样。

**9.**光存储和硬盘存储,在未来它们有没有可能被对方完全替代?

我觉得还是各有优缺点,一个是电存储,它有它的优势是,它跟电脑计算机,因为它是用电的方式去做计算,所以电存储它可以跟电脑结合的更密切一点。

我们光存储是以光的方式进行信息存储,它需要先把电转化为光,然后光再和材料相互作用,它里面有一个光电的转换,所以这里面多了这一步,但是我们光存储也有光存储独特的优点,就是刚才提到的,它的能耗低,它的寿命长,它的成本低,它的成本也会低很多,因为一张光盘大家知道其实还是挺便宜的,对吧。

我们现在研发的这种材料,它也挺便宜的,也有成本低的一个优点,如果是留存大容量的历史数据的话,肯定还是光存储它的各方面性能比较好,就是能耗低,然后耗电量低代表它的成本也低,然后它本身造价也低,本身造价的成本也低,然后另外它的存储的寿命长,意味着不需要频繁的进行数据的转换,因为电存储它去转换又涉及到成本了,这里面有几个成本的概念。

几百倍,我们之前是有表,几百倍一千倍说不好说,这个多少倍也根据数据存储数据量来说,数据量越大,我们的成本就节省得更多,所以得看情况。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受访人:文静

审核:姬扬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 教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图文简介

中科院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