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明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审核:钱明平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早在古罗马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哲学家西塞罗就曾提出:心灵上的疾病比肌体上的疾病更危险且发生率更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进展,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积极接受规范的医学治疗固然是康复的关键,但患者自身、家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更需要密切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状态。科学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那么,乳腺癌患者通常会面临哪些心理问题?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并战胜这些心理困扰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寻答案。
一、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困扰
乳腺癌患者在诊疗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严峻的心理考验,我们应当时刻警惕并及时识别负性心理的发生。乳腺癌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如表1。
二、常用心理干预方法
在及时识别负性心理的基础上,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的种种负性心理,目前存在多种已经被广泛证明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三种科学、实用的方法,很多患者用了之后都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
1.认知行为疗法(CBT)——学会换个角度想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通过改变不良思维来改善情绪和行为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帮助患者学会更理性地看待问题,减少“过度担忧”或“灾难化思维”等不健康的心理。有些患者会说:“做了手术我就不完整了。”其实换个想法可能会轻松很多,比如:“这场手术让我更健康,我还是那个我。”
CBT的核心就是“不是事情本身让我们焦虑,而是我们怎么看这件事”。医生会通过谈话帮患者发现并改变这些消极想法。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情绪明显变好了,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
下图是CBT的核心原理。简单来说,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会因人而异。
A:诱发事件(外部发生的事情)——比如“医生告诉你需要进行手术”。
B:信念认知(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有些人可能认为“手术后我会更健康”,而有些人却觉得“手术后我就不完整了”。
C:情绪和行为结果(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感到乐观,积极配合治疗;后者则可能陷入焦虑甚至抑郁。
CBT的作用:
通过治疗(D),帮助我们识别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将它们调整为更有帮助、更正面的想法。最终效果(E)是患者会形成新的信念,带来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让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这个模型的核心思想: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不仅仅由事情本身决定,而是由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决定。通过调整认知,我们可以改变情绪和行为,让生活更加积极健康!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正念减压疗法(MBSR)——把注意力拉回到此刻
正念减压疗法的核心是“活在当下”。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让患者不再纠结于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是专注于当前的每一刻,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很多人总担心“万一复发怎么办?”“过去的自己多好啊”。正念疗法告诉我们:别活在过去,也别总是担忧未来,活好“当下”才最重要。方法很简单,具体如下。
(1)做深呼吸,关注空气进出鼻子的感觉。
(2)静坐冥想,听一段舒缓的音乐。
(3)吃一颗葡萄干,用心去感受味道和口感。
这样一来,心慢慢静下来,焦虑、失眠都会减轻。下表展示了正念减压疗法的核心技巧。
一位患者因为手术后失眠严重,常在夜晚反复担忧“如果癌症复发怎么办”。治疗师会建议她试试呼吸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同时注意感受空气进出鼻腔的过程。反复练习几分钟后,这种专注于呼吸的方式能让患者逐渐平静下来,减少焦虑情绪。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 意义疗法——找到生命的意义
人一旦找到生命的意义,再大的困难都能挺过去。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到极度迷茫和痛苦,觉得“自己变成了家人的负担”。治疗师鼓励她回忆自己曾经热爱的事情,如教孩子画画、为家人做饭。通过重新尝试这些活动,这位患者逐渐意识到:“我依然可以为家人带来快乐和帮助。”这种重新找到生活价值的过程,让她的心情逐渐好转。
不少乳腺癌患者经历一段时间的迷茫后,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哪怕是很小的事,也会让她们重新觉得:“我依然有价值。”找到意义的人,笑容开始多了,治疗的信心也增强了。
三、自我调节:居家可采取的方法
心灵的安宁需要患者、医生与亲属三方共同努力,而在居家环境中,也有不少实用的自我调节方式可以尝试。
1.音乐疗法:无论是亲自演奏、演唱或是聆听音乐,都有抚慰我心灵,改善负面情绪的作用。针对乳腺癌患者的音乐治疗,以下是更具针对性的建议:①在环境上,建议选择宽敞明亮、整洁安静、光线柔和为宜;②播放方式上,推荐使用耳机播放,有助于增强沉浸感;③音乐节奏的选择很关键,每分钟60~80拍的乐曲通常能带来较好的放松效果。
2.运动疗法:运动是一种良好地宣泄情绪的方法。但乳腺癌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病情,遵循医嘱,选择适当的运动。德国图宾根大学就有研究表明,龙舟这项运动对于乳腺癌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淋巴水肿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国际上,“粉红龙舟”活动已经成为乳腺癌防治运动一项重要组成。
3.亲情疗法: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属的支持是患者应对负面心理的重要助力。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就此给出提示:①让患者在家庭中独自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铺床单等;②进行家务分工:罗列家务清单,由家庭成员共同完成家务劳动;③婚姻生活:配偶要进行心理支持、照顾行为;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调节作业强度,避免伤害患者。
四、按需就医:科学管理自身身心状态
如果朋友们在阅读本文后对自身的负面心理状态有所担忧,不妨做好以下几点,主动维护心理健康。
1.负面心理筛查:为了实现及时规范地治疗、尽早控制症状并提高治疗效果,越早进行心理诊断越好。术后带来的负面心理可以通过各种量表进行筛查,如抑郁自评量表。朋友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量表,进行自评。如果情况不好,记得一定要联系医生,早发现、早治疗。
2.治疗方案选择:针对各类负面心理,目前的治疗方案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等治疗方案。尽早给予心理干预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早日走出负面心理,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大家务必重视早诊断、早介入。
3.心理治疗:相信读到这里,大家对心理治疗的相关原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总的来说,心理治疗更像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一同探索心灵,挖掘自身内在的力量,去发现深埋在心底的“海阔天空”。请不要对治疗感到恐惧,因为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总会有适合自己的,即便是有“社恐”(社交顾虑)的朋友,也可以选择线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只要相信医护人员、谨遵医嘱,一定能有所收获。
4.定期随访:为了保障大家的心理健康,即使治疗结束,医护人员也会进行定期随访,这是为了能更好地感知患者的情绪,了解其心理变化,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建议,并预防负面心理的复发和加重。大家要积极配合随访,与医生们携手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最后,送给大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一句话:不是“若能克服缺点,一切就好了”,而是就算有缺点,也有勇气做好。
发掘自身,以寻求超越自卑、超越恐惧的勇气。愿我们“淋雨时自己撑开伞”“在闹钟响之前晚安”“搭错车也能到达终点。”
参考文献
[1]OCHSNER M S. Hybri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 and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group treatment model for insomnia and chronic pain [J]. SLEEP,2020,43:A202-A203.
[2]MANSOURI A,JAVEDANI M,YAZD S A R,et al.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on depression,anxiety,and pain-coping strategies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J]. J Nerv Ment Dis,2023,211(11):835-840.
[3]WEITZ M V,FISHER K,LACHMAN V D. The journey of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who engage in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J]. Holist Nurs Pract,2012,26(1):22-29.
[4]LENG J,LUI F,CHEN A,et al. Adapting meaning-centered psychotherapy in advanced cancer for the chinese immigrant population [J]. J Immigr Minor Healt,2018,20(3):680-686.
[5]BOEER B,SELLER A,SCHOENFISCH B,et al. The impact of rehabilitation sport on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oedema and quality of life [J]. 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23,307(5):1529-1537.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