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燕妮 汉中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郭秋野 汉中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影响着数亿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武器”,其使用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血糖控制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区,或操作不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并发症。那么,您知道如何正确、精准注射胰岛素吗?
一、为何要精准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是降低体内血糖水平。胰岛素可促进组织(如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的基石。因此,正确、精准地注射胰岛素不仅能确保胰岛素吸收充分,还能有效避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精准注射指的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剂量及正确的注射部位,采用合适的技术将胰岛素送入皮下组织,以确保胰岛素的快速吸收和均匀分布。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吸收不稳定,进而引发血糖波动,影响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学习和掌握精准注射技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注射胰岛素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胰岛素注射前应首先选用适合自身病情和生活方式的胰岛素。市面上的胰岛素主要分为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这四大类,不同类型胰岛素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均不同,具体选用哪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外,选择合适的针具也十分关键。现代胰岛素笔搭配一次性针头已逐步取代传统注射器,具有使用简单、剂量精准、疼痛较轻等优点。
胰岛素对温度较敏感,因此,其保存条件至关重要,一般要求避光、防潮,存放在2℃~8℃的冰箱中,开封后的胰岛素应在说明书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部分胰岛素在使用前需要轻轻摇晃混匀,以保证成分均匀分布,但并非所有胰岛素都需要调匀,具体操作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护人员。
在每次注射前,患者应认真洗手,并用酒精棉擦拭注射部位,保持皮肤清洁。操作时应选择干净、明亮的环境,避免因操作环境不洁而引发皮肤感染等问题。
三、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核心是什么?
正确的注射技术是确保胰岛素发挥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首先,注射部位的选择至关重要,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这些部位的胰岛素吸收速度不同,腹部吸收最快,臀部吸收最慢。为保证胰岛素稳定吸收,应定期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而导致脂肪增生。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注射的角度和深度应根据患者的体型和使用的针头长度而定。通常,使用4~6 mm针头时可采用垂直注射;对于儿童或消瘦患者,可能需要捏起皮肤并以45度角注射,以防止误入肌肉层。
胰岛素的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可缓慢推进针头使胰岛素均匀分布。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局部液体聚集,引起疼痛、皮下出血或胀起包块,而过慢则可能导致胰岛素部分外泄,影响剂量的准确性。正常情况下,注射过程应平稳、流畅,建议在胰岛素注射针头进入皮下后,保持5~10秒,再缓慢拔出针头,这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反流。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每次使用后,针头应及时妥善处理,不可反复使用。这不仅能防止因针头钝化而引起注射疼痛,还能有效降低局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每次注射后务必更换一次性针头,保持操作的卫生性。
胰岛素注射后,患者应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如是否出现皮肤红肿、硬结、疼痛或瘙痒等现象。胰岛素注射不仅影响局部组织,还直接影响全身血糖水平。因此,患者在注射前后均应注意自我血糖监测。特别是在调整剂量、使用新配方胰岛素或出现感冒、情绪波动等情况时,建议多次检测,确保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心慌、饥饿、头晕、意识模糊等,要立刻摄入含糖饮料或零食,严重时需家属协助,并及时就医。
四、胰岛素注射中的常见问题与防范措施
常见问题1:发现血糖波动,自行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
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剂量调整至关重要。许多患者在遇到血糖波动时,往往倾向于自行增加或减少胰岛素剂量,而忽略剂量调整必须依据医生的指导。胰岛素注射剂量的调整受饮食、运动、情绪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单一的血糖波动并不能作为调整剂量的唯一依据。
此外,要警惕低血糖风险,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在生病、旅行、运动量变化等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临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合理的剂量调整要求患者定期监测并记录血糖水平,及时反馈给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逐步调整剂量,以防止因剂量误差引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等情况。
常见问题2:注射部位不当或不轮换
“注射部位不轮换”这一误区常常被患者忽视。长时间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脂肪组织受损,形成硬结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果。因此,每次注射时都应规范标记和轮换注射部位,必要时通过拍照或记录的方式帮助记忆注射区域,避免同一部位过度使用。
常见问题3:忽视胰岛素的保存条件
胰岛素对外界温度和光线极为敏感,不当的保存条件可能导致药效下降。许多患者忽视胰岛素的保存条件,将胰岛素长期暴露于室温或阳光直射环境中,导致使用过程中胰岛素的药效不佳。患者应明确药品说明书中的保存要求,尽量购买小规格包装,确保开封后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常见问题4:心理因素影响注射操作
部分患者由于恐惧针头或因长期注射带来的心理压力,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出现紧张、慌乱等情绪,导致操作不规范。此时,心理调适及家属、医生的支持尤为重要。患者可以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系统学习糖尿病及其治疗的基本知识,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治疗信心。医院或社区开设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课程往往能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并分享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困惑。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精准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是糖尿病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了解影响注射效果的因素、避免常见错误,并根据自身状况合理调整剂量,糖尿病患者可以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科技发展,胰岛素泵、智能注射器等新产品为胰岛素精准给药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患者教育和个体化治疗始终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帮助其掌握胰岛素使用的关键要点,实现最佳的疾病管理效果。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