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鼠装的运作原理1

人类对于自身身体的探索和拓展从未停歇。我们总是渴望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实现更加惊人的壮举。飞鼠装的诞生,正是人类这种探索精神的体现。

飞鼠,一种能够在空中滑翔的生物,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通过观察飞鼠的飞行方式,我们设计出了翼装飞行服,这种装备让极限运动员能够模仿飞鼠的飞行姿态,实现人类的飞行梦想。

翼装飞行服不仅仅是一种装备,它更像是一种人造翅膀,让人类能够在空中体验翱翔。穿上翼装飞行服,从悬崖或飞机上一跃而下,感受风呼啸而过的刺激,享受在天际滑翔的自由,这种感受原本只属于飞行动物和幻想中的超级英雄,但现在,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训练,普通人也可以尝试。

然而,翼装飞行并非易事,它需要运动员具备极高的身体素质、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在空中,运动员必须时刻保持专注,准确调整飞行姿态和速度,以确保安全着陆。这种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特性,正是极限运动的魅力所在。它不仅突破了人类的运动极限,使我们能够像飞鼠一样在空中滑翔,更让我们在挑战中不断突破自我。

翼装飞行服的设计科学而精巧,既适用于低空定点跳伞(BASE Jumping),如高楼、天线塔、桥梁和悬崖等场景,也适用于传统高空跳伞。这种多功能性,让跳伞运动变得更加多样化,也吸引了更多敢于挑战极限的运动员投身其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翼装飞行服的诞生离不开芬兰极限跳伞运动员亚力·阔斯曼的创新。正是他在意大利悬崖顶端的灵感和探索,才促成了这一革命性装备的诞生。他致力于改良这种挑战重力、充满刺激的运动,使其更加惊险、更加令人振奋。最终,他的努力与智慧结晶——翼装飞行服,成为极限运动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翼装飞行服能实现滑翔,关键在于其空气动力学原理。它配备宽大、类似翼膜的飞行翼,大幅增加了穿戴者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显著提升升力。此外,大面积的翼面能捕捉更多高速流动的空气,有效减缓下落速度。

翼装飞行服的翼形设计符合流体力学,可高效利用沿身体流动的空气。当空气冲击飞行翼,气流会分离:一股顺着上翼面的弧形结构快速流动,另一股则从下翼面通过。由于上翼面空气流动路径更长,流速加快,气压降低,而下翼面气压相对较高,由此产生向上的升力。

当上翼面气流沿曲面流动并脱离边缘时,会形成涡流,进一步优化升力效果。这一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得穿戴者能够稳定滑翔,仿佛翱翔于天际,体验自由飞行的独特感受。

鸟类的翅膀与飞行翼在飞行中确实能发挥相似的作用

翼装飞行服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一种追求极限的精神象征。它激励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更卓越的目标。在每一次翼装飞行过程中,运动员们都需要克服巨大的恐惧,保持绝对冷静与专注才能安全着陆。这种对身心的极限挑战,不仅磨炼了运动员的意志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向世人证明了人类在面对极限环境时所展现出的惊人勇气与智慧。

因此,翼装飞行服的出现不仅拓展了极限运动的边界,更让我们在挑战与探索中,深刻认识到自身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性。它推动着我们不断超越,成为更好的自己。事实证明,阔斯曼的创新设计广受全球极限运动员欢迎。1930年,人类首次成功完成翼装飞行,此后无数冒险者甘愿挑战生命极限,只为体验翼装飞行带来的极致刺激感和更持久的飞行时间。穿着翼装飞行服跳伞的平均下降时速为160千米;通过调整姿势更可将速度提升至惊人的时速250千米。

人类对于突破身体极限的渴望确实永无止境。翼装飞行服的设计正是这种探索精神的完美体现,它让人类能够短暂地像飞鸟或漫画英雄一样,自由翱翔天际。这种革命性装备不仅为极限运动员开创了全新的运动方式,也向世界展示了人类智慧与勇气的伟大结晶。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研究这项极限运动的运作原理。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监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

图文简介

人类对于自身身体的探索和拓展从未停歇。我们总是渴望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实现更加惊人的壮举。飞鼠装的诞生,正是人类这种探索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