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鼠装的运作原理2

翼装飞行服的成功设计,核心在于其精妙构造与科学配置,它使得跳伞者能够实现空中自由滑翔,尽享从高、低空跳伞获得的独特视野。翼装飞行服的头盔具有双重功能:不仅为跳伞者提供安全保护,还集成了摄影机,能够记录跳伞者的第一视角影像。这种沉浸式的拍摄方式,让观众亲身体验跳伞时的刺激与自由。

翼装是翼装飞行服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科学,样式多样。连接手臂的翼膜可能延伸至腰部、膝盖或脚踝,为跳伞者提供可靠的升力。其中,全身一体式设计最具特色,它将整个身体包裹在单一翼膜中,使跳伞者获得更佳的空中操控性。

翼膜的底面平整,上表面呈弧形,这样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迫使流过上表面的空气加速,从而产生升力。研究数据显示,翼装飞行服约80%的升力源自手臂翼膜,凸显其核心作用。

除主翼膜外,翼装飞行服还配置了尾翼和进气口等重要部件。尾翼能有效利用腿间气流,提供额外的推进力。当跳伞者双腿伸直展开时,尾翼效能提升,飞行速度随之增加。进气口均匀分布于服装两侧,每个配有四个气袋。进入气袋的空气产生压力,使翼装绷紧,进而增强升力效果。此外,翼装表面的棱纹结构形成导流通道,能显著降低空气阻力,优化飞行性能。然而,即便设计如此精良,低空跳伞依然是高风险运动,要求跳伞者具备高超技巧与过人勇气。

在飞行姿势控制方面,需特别注意身体姿态对飞行效果的影响。保持背部过度平直的俯姿会限制前进速度。采用头部下倾的姿势则能减小风阻,提高飞行效率。虽然上升气流能提供一定升力,减缓下落速度,但这种姿势会大幅缩短滑翔距离。

在跳伞过程中,采用头位于膝盖以下的前倾姿势,能够更有效地加速并延长飞行距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阻,手臂应当保持后收状态。每位空中飞人都在实践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完美角度”,通过调整身体姿势,以实现最佳的飞行效果。

在俯冲过程中,要达到完美的飞行效果,关键在于良好的平衡调整。如果身体倾斜过度,将会导致下坠速度过快。对于大多数空中飞人而言,这种过于倾斜的角度会大大减少飞行时间。因此,他们需谨慎地控制身体的角度,以确保既能享受到高速飞行的刺激,又能保持足够的飞行时长。

总的来说,飞鼠装跳伞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极限运动,它展现了人类对于身体极限的拓展和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刺激和挑战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对安全的警惕和尊重。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监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

图文简介

翼装飞行服的成功设计,核心在于其精妙构造与科学配置,它使得跳伞者能够实现空中自由滑翔,尽享从高、低空跳伞获得的独特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