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球荒野之最1

最近的一项分析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地球上约三分之一的陆地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荒野状态,而仅有大约2%的人口居住在这些区域。这些偏远、崎岖且常常充满危险的地方,由于其难以接近和居住的特性,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自然状态。

在这些极端环境中,勇敢的人们面对着艰苦的条件,如极端气候、食物和水的匮乏以及险峻的地形。他们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方式,以适应这些挑战。然而,如今他们还要面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石油勘探和森林砍伐所带来的新威胁。

从炎热的沙漠到加拿大北部的广阔荒原,即使在最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命也总能找到存活的方式。荒野中的动植物已经进化出了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最独特的物种之一。对于游客来说,这些荒野之地提供了逃离繁忙生活的机会;而对于科学家来说,这里是寻找特有生物的宝地。然而,即使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知识作为支撑,地球上仍然存在着人类无法触及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野生动植物得以自由生长,不受人类干扰。据估计,地球上仍有数百万个物种尚未被科学界发现。

欧亚草原带,这片横跨8000千米的广阔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从保加利亚一直延伸到蒙古。几千年来,许多部落和游牧民族在这里安家落户。然而,在气候极端的季节里,生存成为一项艰巨的挑战。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马是欧亚草原上第一个被驯化的物种。马的驯化使得游牧民族在迁徙和攻击敌人时更加高效。这片草原上的植物具有抵御野火和动物啃食的能力;而许多动物则在这里挖掘洞穴,以便在荒野中寻找庇护之所。草原上的连绵山脉与广袤的荒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某些地区创造了独特的栖息地,并使得这些地方难以被人类访问。

赛加羚羊(高鼻羚羊)土拨鼠(旱獭)

尽管人类的活动导致荒野面积不断减少,但大自然总能在时间和机会的给予下找到恢复的方式。那些被遗弃的居所和设施虽然无法完全恢复原状,但它们有可能逐渐恢复到接近荒野的状态。

在福岛和切尔诺贝利等地发生的大型核灾难后,居民撤离后留下的宠物及其后代在这些地方形成了新的种群。二战期间,与世隔绝的日本大久野岛曾是一个秘密的化学武器制造基地。战争结束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数百只兔子在岛上生活繁衍,因此得名“兔岛”。此外在柬埔寨的吴哥窟遗址,古老的建筑被植物根系所覆盖;而在澳大利亚康宝树湾的锈迹斑斑的阿尔菲德号船上,红树林生态系统茂盛地生长着。纳米比亚的卡曼斯科曾是一个繁忙的钻石矿区,但自1956年被废弃以来,它已变成了一座废弃城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游客们在被风沙掩埋的建筑中艰难地穿行,感受着这座废弃矿城的独特魅力。

卡曼斯科这座曾经的钻石矿城已经被纳米布沙漠重新接管,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尽管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但大自然仍具有惊人的恢复力。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大自然就能找到重新繁荣的道路。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一起探索这些人烟罕迹的荒野之地。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沈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图文简介

地球上约三分之一的陆地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荒野状态,而仅有大约2%的人口居住在这些区域。这些偏远、崎岖且常常充满危险的地方,由于其难以接近和居住的特性,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