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球荒野之最2

努纳武特地区,这片广袤的210万平方千米土地,坐落于加拿大的最北端。作为该国最大且最新的行政区,它的人口却稀少得令人惊讶,仅约3万900人。想象一下,与其面积相近的墨西哥却拥挤着1亿3200万人口,这样的对比实在令人咋舌。努纳武特的冬季是极寒的,一月时温度常常会骤降至摄氏-30度。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坚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他们依赖高脂饮食和采集少数能在严寒中生长的植物来维持生计。在这片降雨稀少的土地上,植被稀疏,只有地衣、苔藓和浆果等顽强生物才能生存。然而,努纳武特却拥有众多岛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险,期待能一睹那些生活在水边和陆地的奇特动物,如柳岩雷鸟、北极熊和貂熊等。

岩雷鸟

北极熊

狼獾

转向位于苏格兰、冰岛和挪威中心的法罗群岛,这是一组由18座亚北极岛屿组成的美丽群岛,总面积1399平方公里,人口稍过5万。尽管近年来的道路和桥梁建设已经连接了其中几座岛屿,但仍有部分岛屿需要依靠直升机或船只才能抵达。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法罗群岛的温度通常保持在冰点以上,但天气却异常潮湿多风。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繁茂的极地-高山植物群落,而低地区则覆盖着茂密的草地和欧石楠灌丛。虽然这里的树木和陆地动物都是人为引入的,但多年来,海鸟和海洋哺乳类动物也频繁造访此地,如长肢领航鲸、北极海鹦和法罗羊等。有趣的是,在法罗群岛上,绵羊的数量竟然超过了人口。

长鳍领航鲸

北极海鹦

法罗绵羊

跨越重洋,我们来到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这片5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占据了亚马孙盆地的大部分面积。其中60%的雨林位于巴西境内,其余则分布在其他它八个国家。这里被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令人惊叹的4万多种植物、1300种鸟类和400种哺乳动物。几千位原住民将这片繁茂的雨林视为家园,据信仍有几个部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亚马孙雨林生机勃勃,但其土壤却相对贫瘠,并不适合发展密集农业。然而,这里的森林砍伐却引起了人们的深切担忧,因为这不仅威胁到数千种特有物种的生存,还影响到地球上逾20%的氧气供应。令人惊奇的是,平均每两天,科学家们就能在亚马孙地区发现一个新物种,如亚马孙河豚和麝雉等。

亚马孙河豚

麝雉

离开热带雨林,我们再次踏上干旱的土地——撒哈拉沙漠,这片9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荒漠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极地沙漠。几千年来,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撒哈拉沙漠的地貌一直在沙漠和草原之间变换。据估计,上一次出现草原景观是在5000年至1万年前。北非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内,尽管许多区域已经发展成为城镇和城市,但广袤的沙漠环境对人类来说仍然充满了挑战。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每一平方公里的居民数平均仅有一人。然而,这里的动植物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它们演化出了抵御极端温度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方法。为了躲避炙热的阳光,许多动物选择在夜间进行狩猎和觅食,如单峰驼、耳廓狐、金龟子和撒哈拉角蝰等。

单峰骆驼

耳廓狐

金龟子

撒哈拉角蝰

最后,我们来到遥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位于潮湿热带地区的国家拥有46万284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和约850万的人口。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人口密度极低,每平方公里仅居住着15人。不到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大多数人则生活在传统的村落中。巴布亚新几内亚拥有辽阔的雨林和崎岖的地形,高耸的中央山脉上甚至出现了罕见的赤道冰川。由于地形复杂且森林茂密,许多地区只能通过徒步或飞机才能到达。这使得巴布亚新几内亚成为世界上最未经探索的国家之一,许多部落依然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人们仍有机会发现新的动植物种类,如树袋鼠、湾鳄、英雄翠凤蝶和软木斛等。

树袋鼠

湾鳄

英雄翠凤蝶

软木斛

从酷热沙漠到加拿大北部的辽阔荒原,生命在极端环境中也能找到存活之道。荒野动植物已进化出独特生存繁衍能力,成为地球珍稀物种。游客在此逃离喧嚣,科学家则探寻独特生物。尽管科技发达,仍有未知之地,野生动植物自由生长,无人类干扰。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沈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图文简介

从酷热沙漠到加拿大北部的辽阔荒原,生命在极端环境中也能找到存活之道。荒野动植物已进化出独特生存繁衍能力,成为地球珍稀物种。游客在此逃离喧嚣,科学家则探寻独特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