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李斯特:“现代手术之父”

约瑟夫·李斯特,这位被誉为“现代手术之父”的伟大医学家,其一生不仅充满了对医学的执着追求,更以其非凡的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彻底改变了外科手术的面貌,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现代手术之父”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1827年4月5日,约瑟夫·李斯特诞生在一个充满科学氛围的贵格会教徒家庭。自幼年起,他便与解剖样本和父亲的显微镜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些童年时光里,他常常沉浸在组织的微观世界中,这份对医学的浓厚兴趣最终引领他走上了成为外科医师的道路。尽管他对比较解剖学怀有深厚的兴趣,但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先是在伦敦大学学院取得了文学士学位,随后于1848年毅然决然地踏入了医学的殿堂,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和奖章。

当时,外科正逐渐从一门笼统的医学分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科。这得益于规范化训练体系的建立以及全身麻醉的广泛应用。1846年12月,李斯特亲眼见证了英格兰首例乙醚麻醉手术的成功实施,这无疑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然而,术后感染的高发却如同阴云般笼罩在医学界的上空。许多病人在手术后因感染而丧生,而当时的医学界普遍认为这是由有毒空气或“瘴气”所致。外科医师们常常在解剖完遗体后,直接前往手术室进行下一场手术,他们甚至以手术袍上沾染的“陈年血渍”为荣,殊不知这正是导致感染的罪魁祸首。

1853年,李斯特踏上了求学的新征程,他前往爱丁堡拜师于著名的外科教授詹姆斯·赛姆门下。这段经历不仅为他的医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让他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走得更远。三年后,他与赛姆的女儿安涅丝喜结连理,这位聪慧的女子不仅成为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研究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在李斯特33岁左右时,他已经成为格拉斯哥大学备受尊敬的外科教授。他以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著称,常常逗得学生们捧腹大笑,同时也自费建造了一间更加适合学习的大讲堂,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然而,术后感染的问题始终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释怀。尽管外科医师们尝试了各种消毒剂来治疗感染的伤口,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就在这时,路易·巴斯德的理论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李斯特的医学之路。巴斯德认为感染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非周遭的“坏”空气。这一观点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李斯特心中的大门。他深受启发,开始着手寻找理想的消毒剂。在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师那里,他得知石炭酸(现称苯酚)被用来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同时他还发现田里吃草的牛只因为喝了经过石炭酸处理的污水而不再患上“牛瘟”。这些信息如同拼图一般,在李斯特的脑海中逐渐拼凑出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他恍然大悟,决定在感染发生之前,先以稀释的石炭酸对双手、器具以及伤口进行消毒。这一创举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的,但他却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将其付诸实践。他在开放性伤口的骨折患者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令人振奋:首批十名病患中有八名完全康复。这一成功让李斯特深受鼓舞,他开始以这种方式进行手术,并逐渐在医学界崭露头角。

李斯特是世界上首个在手术中使用消毒剂,以防病患术后感染的人

1867年,李斯特首次在《柳叶刀》医学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却遭到了不少反对和质疑。有人视他为危险的江湖郎中,对他的理论嗤之以鼻。然而,李斯特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他坚信自己的消毒方法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最终,他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消毒方法逐渐被众人所接受和采纳。1869年,他离开格拉斯哥,前往爱丁堡大学接替岳父的临床外科教授一职,继续在自己的医学道路上探索前行。

《外科手术的消毒守则》于1867年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医学期刊上

除了在外科手术消毒方面的杰出贡献外,李斯特还发明了以钢丝修复碎裂膝盖骨的方法,为骨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医术和医德都备受人们的尊敬和赞誉,他常常称呼患者为“这个可怜的人”,而非冷冰冰的“病例”,这种人性化的关怀让无数患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李斯特所画的大腿股骨区的血管和肌肉

在李斯特的晚年时期,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耀和殊荣。他被晋升为上议院的勋爵,成为维多利亚女皇的私人顾问,还被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他为医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认可。

李斯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伟大想法和创新精神不仅改变了外科手术的面貌,更为医学界树立了一座丰碑。他根据路易·巴斯德的理论,彻底改革了外科手术,将术后死亡率从50%左右降至15%,这一惊人的进步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他的消毒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医院和手术室,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约瑟夫·李斯特的轶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他的家庭流淌着科学的血液,父亲以改良复式显微镜而享誉国际;他设计了众多外科手术器械,为手术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便捷的工具;他的消毒方法在多国被采用,为普法战争的伤员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他医者仁心,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曾差点成为传道士,但在父亲的劝说下最终选择了医学这条道路,成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从好学的男孩到现代手术之父,李斯特的生涯年表记录了他一生的辉煌成就。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医学史的篇章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追求卓越。1912年,李斯特在肯特郡的沃尔默安然离世,享年84岁。他的丧礼在西敏寺举行,遗体则安葬在汉普斯特墓园。他的离世让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先驱,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作者:《how it works》科普团队

审核:孙轶飞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委员

图文简介

从好学的男孩到现代手术之父,李斯特的生涯年表记录了他一生的辉煌成就。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医学史的篇章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