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离子以光速70%的速度穿透人体就能治疗癌症?科幻场景正在浙江发生。
8月12日,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投入使用将满半年。“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接诊患者2926例,开展多学科会诊288例;已进行200余例治疗,其中160例完成全疗程。” 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介绍道。
6日下午,50余位公众参加浙江省科协“走近国之重器”年度特别策划之“小粒子,大力量——共话重离子医疗装置的应用与前景”主题活动,近距离参观尖端医疗装置,了解“治癌神器”背后的 “科技之手”。
公众参观重离子装置
在杭州城区东北部的半山(皋亭山)旁,一座总建筑面积13693平方米的崭新大楼在夏日里格外醒目。三年前,代表着全球肿瘤精准治疗最高水平的重离子项目在此奠基,并刷新国内建设速度纪录,于今年2月正式启用华东地区首台重离子肿瘤医疗装置。
“目前,全球仅少数国家掌握该技术,我国是第4个真正应用于临床的国家。我们的重离子装置,核心部件100%国产化,可以带动超导磁体、真空系统等20余个产业链升级。”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宏向公众介绍,2024年,国家发改委将重离子装置列入“新质生产力”重点工程。
经过半年实践,“国之重器”表现突出。据程向东介绍,中心累计接诊非小细胞肺癌39例,胰腺癌35例,前列腺癌20例;60岁以上患者占比达65%,所有病例均取得预期临床效果。
此外,重离子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将弥补了传统放化疗存在的不足。传统放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特性令不少人谈癌色变。而重离子束流如同被精确编程的“智能导弹”——
当碳离子束穿透人体组织,初始能量释放极低;抵达预设深度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峰值布拉格峰。“峰值处摧毁肿瘤,穿过后的能量骤降归零,正常组织几乎毫发无损。”张宏解释道。
更致命的打击在于DNA层面。重离子束流携带的巨大动量,能将肿瘤细胞的双螺旋结构彻底击碎,使其丧失复制能力。这种“双链打断”模式,让癌细胞几乎再无重生之机,有效降低复发几率。
聚焦费用、效果、可及性等公众关切点,活动现场,专家们也进行了解答。目前,浙江省的重离子治疗价格为首次4.95万元,第二次起每次1.65万元,每疗程最高不超过19.8万元。也就是说,针对放疗10次及以上的患者按封顶价19.8万元收费,放疗10次以下的按首次加后续单次费用累计计算,具体放疗次数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先进技术,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民生福祉和生的希望,则是此次活动的关键目的之一。“小小的粒子,是汇聚国家意志、临床智慧与产业创新的三重反应堆。”张宏如此定义。中心正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临床转化”全链条体系,在新型疗法开发、靶向药物研发等领域持续突破。程向东展望:“期待更多‘中国方案’为全球抗癌事业贡献东方智慧。”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