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晋菊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朱江川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每到秋冬季节,不少家长会发现宝宝出现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脸色发青、哭闹不安。这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在作祟!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尤其好发于2岁以下的宝宝。虽然大多数患儿可以自愈,但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为常见,同时也可能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气温骤降、空气湿度变化、不良室内通风等环境因素也是宝宝感染的风险因素。此外,婴幼儿免疫功能较弱,对病毒敏感,更容易发病。
病毒感染后,细支气管的黏膜细胞会发生炎性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支气管腔内狭窄甚至堵塞。气流受阻、二氧化碳排出不畅,使宝宝出现咳嗽、喘息和困倦等表现。炎症反应同时可能累及肺泡,产生局部通气不足,进一步加剧临床症状。
二、宝宝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毛细支气管炎!
初期症状:宝宝常常先出现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如低烧、流涕、嗓子痒等。
呼吸系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咳嗽逐渐加重,伴有喘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部分宝宝会因气道狭窄而出现典型的“呼吸音哮鸣”。
消化系统表现:由于呼吸不畅、氧合不足,有些宝宝可能出现食欲缺乏和呕吐等症状。
全身反应:病情严重时,宝宝呼吸费力,出现三凹征(锁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可能出现烦躁、嗜睡、皮肤发紫、尿量减少、脱水等现象,需要密切观察,立即就医。
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儿病情进展快,一旦发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应立即就医,以免对宝宝造成严重危害。宝宝肺部较小,一旦出现严重气道阻塞,容易发展成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支气管炎症不仅使气道结构受损,还可能引起细菌感染,加重病情。且反复感染可能导致宝宝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影响其长期健康发育。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毛细支气管炎如何治疗?
由于毛细支气管炎常为病毒感染,目前并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1.病情观察与监测
对于轻中度病例,居家护理和就诊门诊观察是主要选择,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呼吸情况、体温和饮食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在家中,建议家长学会简单监测宝宝的呼吸频率和皮肤颜色,如发现宝宝出现持续高热、憋气、激动和活动后呼吸显著加快,应立即就医。
2.呼吸支持与氧疗
在病情较重、出现低氧血症时,住院治疗是必要的。护士和医生会为宝宝提供低流量或高流量吸氧,帮助宝宝维持体内氧合。同时,必要时可能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氧气供应。
3.液体输注与营养支持
由于呼吸困难往往影响宝宝的进食,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显得尤为重要。住院宝宝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使体内代谢稳定。
4.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部分宝宝在哮喘样症状明显的情况下,可能会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短暂缓解症状,但须谨慎使用,不可滥用。
(2)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对大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有明显疗效,一般仅用于病情危重、病原检测明确的个别病例。
(3)抗炎与免疫调节:某些抗炎药物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对过激的炎症反应有缓解作用,但仍需权衡利弊,严格遵循医生建议。
(4)避免抗生素滥用:由于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为病毒性疾病,抗生素对其没有直接作用,只有在明确存在继发细菌感染时才应用。
四、关键预防措施,让宝宝远离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预防的核心是减少病毒感染机会。
1.加强日常卫生习惯
(1)勤洗手:家长在接触宝宝前后务必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特别是外出归来后。
(2)空气消毒:在病毒流行季节,可通过定期打开窗户通风和使用适宜的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接触易传染病毒的风险。
2.环境调控
(1)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诱发气道不适,因此应尽量为宝宝营造一个温暖、干爽、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
(2)避免烟尘污染:家庭中严禁吸烟,尽量远离二手烟和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吸烟环境会使宝宝呼吸道更加敏感,易导致炎症加剧。
3.增强宝宝自身免疫力
(1)合理营养:母乳喂养对增强宝宝免疫力至关重要,断奶后应合理搭配辅食,保证宝宝摄取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适量运动与户外活动: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让宝宝适时开展户外活动以接受自然光和新鲜空气,但要注意避免在病毒流行期或空气质量较差时外出。
(3)疫苗接种:虽然目前尚无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常规疫苗,但按国家免疫规划按时接种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预防继发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提高早期识别能力
家长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呼吸系统疾病预警知识,一旦宝宝出现发烧、持续咳嗽、喘息明显或口唇及指甲发紫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定期体检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宝宝生长发育及感染的异常变化,从而及时干预。
毛细支气管炎虽是婴幼儿常见病,但科学预防和及时护理能大大降低重症风险。家长需掌握早期识别、合理护理、及时就医三大原则,让宝宝平稳度过病毒高发季。如果您的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精神差等危险信号,务必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图文简介